时间: 2025-05-07 07:1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5:25
烟浓日淡不多寒,担上看花雪作团。想得竹边春已暗,明朝走马过溪看。
烟雾弥漫,阳光淡薄,天气并不算寒冷,担子上看去,花儿在雪中显得团团盛开。想到竹林边,春天的气息已经暗淡,明天骑马过溪去看一看。
这首诗中提到的“竹边春已暗”,可以理解为春天的气息已经减弱,暗示着生命的变化和自然的循环。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诗中提及竹林,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澹庵,浙江人。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其清新自然的山水诗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自然美的欣赏。春天作为生命复苏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开头“烟浓日淡不多寒”两句,描绘了一个朦胧而温暖的初春场景,烟雾和微弱的阳光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宁静的氛围,给人以一种舒适的感觉。接下来的“担上看花雪作团”则将视线引向了担子上的花朵,花在雪中绽放,展示出一种生机和希望,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想得竹边春已暗”一句,转而引入一种感伤的情绪,春天的气息逐渐消逝,似乎预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明朝走马过溪看”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骑马过溪,意味着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勇于追寻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美好春光的描绘,也有对逝去时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热爱。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诗人明天打算做什么?
诗中“烟浓日淡”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