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偶箴》

时间: 2025-05-04 07:40:46

诗句

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复将心奉八风。

逆顺境来欣戚变,咄哉谁是主人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0:46

原文展示:

偶箴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情知万法本来空,
犹复将心奉八风。
逆顺境来欣戚变,
咄哉谁是主人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万物本质的认识,万法其实都是空无的。然而,即便如此,他的心仍然受八风(即世俗的纷扰和影响)所左右。面对逆境和顺境的变化,他感到欣喜和忧虑,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主人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法:指所有的法则、事物,通常用来表示世间一切。
  • :表示无实体、无固定形态,常用于佛教哲学中,指万物皆空。
  • 八风:指世俗的八种风吹动,象征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比如名利、荣辱等。
  • 欣戚:欣喜与忧愁。

典故解析:

  • 八风:出自佛教典籍,常用来比喻外界的诱惑和困扰,用于形容内心的动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泉,江苏常熟人,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使人们的内心感受到深深的无常与挣扎。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内心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偶箴》以其哲理性和反思性令人深思。首句“情知万法本来空”直接点出主题,表明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洞察,意识到一切法则和现象均是空无的,这体现了佛教的空思想。接下来的“犹复将心奉八风”,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挣扎,尽管心中明白万法空无,但外界的纷扰依然对内心形成影响,显示出人心的脆弱。

在面对“逆顺境来欣戚变”的境况时,诗人感到悲喜交加,人生的无常让人难以把握,内心的主人翁似乎被外界的风浪所左右,最后的“咄哉谁是主人翁?”更是发人深省,质问究竟谁才是真正掌控自己命运的人。整首诗在简短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情知万法本来空:诗人意识到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空无的,表现出一种哲学思考。
  2. 犹复将心奉八风:尽管知道这一真理,但心仍被外界的变化所牵动,体现了内心的矛盾。
  3. 逆顺境来欣戚变:面临顺境和逆境的变化,感受到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4. 咄哉谁是主人翁?:最后的质疑彰显了对自我掌控与命运的思考,暗示内心的挣扎。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最后一句用反问的方式,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及内心的挣扎,表现了对自我意识和命运掌控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法:象征世间一切事物的复杂与纷扰。
  • 八风:象征外界的影响与困扰。
  • 主人翁:象征内心真正的自我与掌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万法本来空”中的“空”指的是什么?

    • A. 物质
    • B. 无实体
    • C. 空气
  2. “八风”象征什么?

    • A. 外界的纷扰
    • B. 自然现象
    • C. 心灵的安宁
  3. 诗中提到的“主人翁”是指?

    • A. 诗人
    • B. 心灵的主宰
    • C. 朋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范成大的《偶箴》更强调内心的挣扎与对无常的思考,而陶渊明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宁静。这种对比体现了不同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辛丑春乞身东归过太原赠张愚生 何润夫招集云山别墅次韵 颂古二首 其二 僧问雪窦明觉如何是佛,曰四山围绕。 颂古二首 其一 僧问清平有漏无漏。 偈四首 其四 偈四首 其三 偈四首 其二 偈四首 其一 莱公泉 怀仙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哼哈二将 自上而下 包含途的成语 四字头的字 一字见心 示字旁的字 善毁 引喻失义 连天烽火 足字旁的字 包含耘的成语 同牢 武断专横 显发 辛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放言遣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