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3:10
雪消鸳瓦已流澌,风暖犀盘尚镇帷。
缥缈紫箫明月下,璧门桂影夜参差。
雪融化了,鸳鸯瓦的水已经流淌,春风温暖,犀角盘子还镇住着帷帐。
在明亮的月光下,缥缈的紫箫声响起,璧门前的桂影在夜色中交错。
本诗中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通过意象和氛围的营造,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春天和夜晚宁静生活的向往。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收并蓄,既有豪放洒脱的一面,也有细腻婉约的一面。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生活环境较为艰苦,但他依然保持乐观态度,表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体现了文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洒脱。
这首诗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宁静的夜晚场景。开篇以“雪消鸳瓦已流澌”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雪融化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暖和新生的感觉。接着“风暖犀盘尚镇帷”则表示即使在温暖的春风中,依旧保有一种宁静的气氛,犹如生活的从容与淡定。后两句通过“缥缈紫箫明月下”与“璧门桂影夜参差”,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美丽与悠然,特别是“紫箫”与“桂影”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高雅而且梦幻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与独特感受,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春雪融化、夜色明月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苏轼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与从容。
诗中“雪消鸳瓦已流澌”表达了什么季节的变化?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冬天
“犀盘”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珍贵
C. 温暖
D. 安静
诗中提到的“紫箫”代表了什么?
A. 古乐器
B. 春天
C. 夜晚
D. 清风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苏轼的《夫人阁四首》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虽然风格迥异,但都蕴含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深刻的情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