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4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40:00
唐多令
作者: 蒋春霖 〔清代〕
枫老树流丹。芦花吹又残。
繫扁舟同倚朱阑。
还似少年歌舞地,听落叶忆长安。
哀角起重关。霜深楚水寒。
悲西风归雁声酸。
一片石头城上月,浑怕照旧江山。
红枫树已老,树叶如丹霞般流淌。芦花随风又凋零。
系着小船,共同倚靠在红色的栏杆上。
依然像年轻时的歌舞场景,听着落叶声,想起长安的往昔。
哀伤的角声在重重关隘中响起。霜降后楚水变得寒冷。
悲伤的西风中,归来的大雁声声哀怨。
月光照在那片石头城上,似乎更害怕映照昔日的江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蒋春霖(1644-1730),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沉郁而富有情感,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氛围变化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唐多令》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词,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往昔的追忆。开篇以“枫老树流丹”引入,鲜明的秋色象征着岁月的流逝,随后的“芦花吹又残”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给人以深沉的感伤。诗人通过“繫扁舟同倚朱阑”的画面,表达了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怀念,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欢快时光。而“听落叶忆长安”则将情感推向高峰,长安作为历史文化的象征,勾起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接下来的部分转向对时光的感叹,“哀角起重关”与“霜深楚水寒”交织出一幅冷清的画面,表现出岁月的无情与离别的伤感。“悲西风归雁声酸”描绘了秋风中归雁的哀鸣,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沉重。最后一句“一片石头城上月”,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迷惘,令人不禁思考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整首词情感深邃,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的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一种深沉而又悲凉的人生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流丹”指的是哪种植物的特征?
A. 柳树
B. 枫树
C. 桃树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着__。
判断题:此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