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4:27
唐多令
作者: 吴藻 〔清代〕
春水一江流。春山面面愁。
锁春光百尺高楼。楼上美人眠未起,嗔小玉上帘钩。
碧醮满眶秋。红添两颊羞。
忒惺忪好梦难留。怪底双鬟笼不住,知溜却凤钗头。
春水如江河般流淌,春山愁苦重重。
春光被高楼锁住,楼上的美人还没醒来,怨恨小玉把帘钩拉得太紧。
碧色的酒满盈眼眶,红晕映在脸颊上显得羞涩。
太惺忪的美梦难以留住,怪就怪那双鬟发无法束缚,知晓却溜走了凤钗的头。
作者介绍:吴藻(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词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青春爱情和自然风景,风格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文人雅士多以词赋抒情,表达内心情感。吴藻在此诗中运用春天的景色,映衬出内心的愁苦和美人的慵懒,体现了清代词人的细腻情感和生活状态。
这首《唐多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惆怅。开篇以“春水一江流”引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水的流动,接着用“春山面面愁”将自然景色与情感连接,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高楼和美人的设定,象征了隔绝和失落,楼上美人尚未醒来,仿佛在沉浸于梦中,反映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嗔小玉上帘钩”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美人的惆怅与不满,似乎是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春光的渴望。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碧醮满眶秋”与“红添两颊羞”将美人的娇羞与醉态结合,展现出一种青春的活泼与羞涩。最后,诗中提到的“怪底双鬟笼不住”,表达了对美好梦境的留恋与无奈,双鬟则象征着美人的身份与地位,却无法束缚住内心的情感。
整首词运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愁苦,体现了吴藻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美好的追忆与对生活无奈的感慨,体现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展示了内心的忧伤与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春水一江流”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春天的美丽
B. 青春的流逝
C. 水的汹涌
D. 自然的变化
“楼上美人眠未起”中美人的状态如何?
A. 清醒
B. 忙碌
C. 慵懒
D. 快乐
这首诗体现了对什么的追忆?
A. 青春美好
B. 过去的遗憾
C. 自然的变化
D. 社会的压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