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李似表见访》

时间: 2025-05-04 10:25:57

诗句

石磴荆藩隐薜萝,岂知迢递枉鸣珂。

交游奈久知君少,邂逅成欢此夕多。

千斛敢求身后传。

一樽聊和饮中歌。

云鹏欲举那留得,南浦伤心又绿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5:57

原文展示:

石磴荆藩隐薜萝,岂知迢递枉鸣珂。 交游奈久知君少,邂逅成欢此夕多。 千斛敢求身后传,一樽聊和饮中歌。 云鹏欲举那留得,南浦伤心又绿波。

白话文翻译:

石阶上的荆棘和藤萝隐匿着,谁知道遥远的地方有贵客来访。 交往虽久,真正了解你的人却少,今晚偶然相遇,欢乐倍增。 即使千斛美酒也不敢奢求流传后世,暂且举杯共饮,和着歌声。 云中的大鹏想要展翅高飞,却难以停留,南浦的水波又泛起伤心的绿意。

注释:

  • 石磴:石阶。
  • 荆藩:荆棘和篱笆。
  • 薜萝:藤萝。
  • 迢递:遥远。
  • 鸣珂:贵客的马铃声,代指贵客。
  • 千斛:形容酒多。
  • 云鹏: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huī),字彦冲,号屏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山水田园之趣。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突然来访的惊喜和欢聚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子翚在友人李似表突然来访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欢迎和对短暂欢聚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石磴、荆藩、薜萝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诗中“岂知迢递枉鸣珂”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道而来的惊喜。后文通过“交游奈久知君少”和“邂逅成欢此夕多”的对比,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欢聚的难得。结尾的“云鹏欲举那留得,南浦伤心又绿波”则抒发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宋代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石磴、荆藩、薜萝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暗示了作者的生活环境。
  • 第二句“岂知迢递枉鸣珂”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道而来的惊喜和意外。
  • 第三句“交游奈久知君少”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了解不深的遗憾。
  • 第四句“邂逅成欢此夕多”强调了欢聚的难得和珍贵。
  • 第五句“千斛敢求身后传”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即使美酒也不敢奢求流传后世。
  • 第六句“一樽聊和饮中歌”则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共饮的欢乐场景。
  • 第七句“云鹏欲举那留得”比喻志向远大的人难以停留,暗示了离别的无奈。
  • 第八句“南浦伤心又绿波”则抒发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云鹏欲举那留得”中,“云鹏”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 对仗:“交游奈久知君少,邂逅成欢此夕多”中,“交游”与“邂逅”,“知君少”与“成欢多”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离别。通过友人突然来访的惊喜和欢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石磴、荆藩、薜萝:营造隐逸的氛围。
  • 鸣珂:代指贵客,表达惊喜。
  • 云鹏:比喻志向远大的人,暗示离别的无奈。
  •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抒发离别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岂知迢递枉鸣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惊喜 B. 悲伤 C. 无奈
  2. “云鹏欲举那留得”中的“云鹏”比喻什么? A. 志向远大的人 B. 飞鸟 C. 云彩
  3. 诗的结尾“南浦伤心又绿波”抒发了什么情感? A. 离别的感慨 B. 欢乐 C. 期待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 杜甫《赠卫八处士》:表达了友情的珍贵。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别》与刘子翚的这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王维的诗更多地展现了离别时的自然景物和内心的感慨,而刘子翚的诗则更多地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欢聚的难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子翚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代诗歌研究》:深入研究宋代诗歌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梦江南 梦江南 和漱碧 梦江南 其八 北九水樵歌 梦江南 其九 梦江南 其八 梦江南 其七 梦江南 其六 梦江南 其五 梦江南 其四 梦江南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懑的词语有哪些 涉世 矮开头的成语 幺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轻恬 黹字旁的字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大辩若讷 麻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对着和尚骂贼秃 良有以也 目成心授 柘弹 累苏积块 政令不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