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5:29
买陂塘 暮秋晚眺
作者: 吕景蕙 〔近代〕
怅秋光年年易老,霜花又飘绣幄。
平芜草没斜阳道,隐约青山一角。
凝愁目。看瘦菊,如人也怕西风恶。
愁随栏曲。正叶响空阶,虫吟暗壁,冷蝶抱香宿。
登临处,最是晚烟漠漠。
归鸦几点相续。
芦花吹尽砧声急,忍令岁华轻逐。
怜摇落。把一抹秋容收入云笺幅。
何时愿足。
待觅遍奇峰,携来樽酒,翠袖倚寒竹。
每年秋天的光景让人感到惋惜,岁月无情,霜花又在绣帷上飘落。
平坦的田野上,杂草掩没了斜阳小道,远处隐约可见一角青山。
我凝视愁苦的目光,看到瘦弱的菊花,就像人一样害怕凶恶的西风。
愁绪随着栏杆的曲线而起,正当叶子在空阶上响动,虫鸣隐约在墙壁上,冷蝶在花香中栖息。
在这里登高远眺,最是那晚霞朦胧。
归来的乌鸦几声相续。
芦花随风吹散,急促的打谷声令人不忍让岁华轻易流逝。
怜惜那摇落的花瓣,把这抹秋色收入我的诗笺。
什么时候才能心满意足,等我遍寻奇峰,带来酒樽,倚靠在寒竹下。
作者介绍:
吕景蕙,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因其作品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受到赞誉,常以自然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暮秋时节,作者在一个惆怅的秋日傍晚,感受到了岁月流逝的无奈与秋天的孤寂。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买陂塘 暮秋晚眺》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将秋天的萧瑟与自身的情感融为一体。诗的开头便以“怅秋光年年易老”引入,直接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给人一种沉重的情感基调。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霜花又飘绣幄”,展现了秋冬交替时自然界的变化,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非常细致,如“平芜草没斜阳道,隐约青山一角”,通过对光影的变化与景物的构成,营造出一种宁静、淡远的意境。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美。
在情感表达上,作者通过对瘦菊的描写,表现出自己的孤独与脆弱。西风的“恶”不仅是对自然的反应,也是对自身情感的反映,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恐惧。同时,诗中“虫吟暗壁,冷蝶抱香宿”的描写,增加了作品的层次感,使得孤独的氛围愈加浓厚。
最后,诗的结尾通过“何时愿足,待觅遍奇峰,携来樽酒,翠袖倚寒竹”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尽管眼前充满了惆怅,但仍然希望在大自然中找到一丝慰藉与快乐,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暮秋的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怅秋光年年易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虫吟暗壁,冷蝶抱香宿”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诗的结尾提到的“携来樽酒”表达了什么愿望?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吕景蕙的《买陂塘 暮秋晚眺》更注重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流露,而李白则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二者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