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至扬州》

时间: 2025-05-02 15:12:01

诗句

且行且止正依违,彷佛长空曙影微。

从者仓皇心绪急,各持议论泣牵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2:01

原文展示:

且行且止正依违,彷佛长空曙影微。从者仓皇心绪急,各持议论泣牵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行走与停留之间的矛盾,仿佛在漫长的天空中,晨曦的影子微弱可见。跟随的人们心中仓皇急切,各自议论纷纷,眼泪已经牵扯着衣衫。

注释:

  • 且行且止:行动与停顿交替,表示犹豫不决。
  • 依违:依赖与违背,指内心的挣扎。
  • 彷佛:仿佛,似乎。
  • 长空:辽阔的天空。
  • 曙影微:晨曦的微弱影子,象征希望的曙光。
  • 从者:跟随的人,指随行的伙伴或部下。
  • 仓皇:形容心情慌乱、急迫。
  • 泣牵衣:流泪时牵扯着衣服,形容悲伤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以反抗蒙古侵略的英雄事迹而闻名,后被捕入狱,仍不屈服于敌人,留下了大量诗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朝末期,正值国家危亡之际,诗人目睹战乱与人民的苦难,心情沉重,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同伴的关怀。

诗歌鉴赏:

《至扬州》是文天祥在动荡不安的时代所写的一首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中“且行且止”的描绘,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人在动荡不安中所感受到的困惑和无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与支持也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彼此之间的情感交织愈发复杂,诗人通过“从者仓皇心绪急”的描述,展现了那些追随者们在动荡中所表现出的急切和不安,恰似社会的缩影。最后一句“各持议论泣牵衣”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同伴的牵挂与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文天祥的深厚人文关怀和对民族命运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且行且止正依违:行走与停留交替,表现了内心的犹豫与矛盾。
  2. 彷佛长空曙影微:仿佛在辽阔的天空中,晨曦的微影透露出一丝希望。
  3. 从者仓皇心绪急:跟随者们心中慌乱、焦急,反映出战乱带来的恐慌。
  4. 各持议论泣牵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忧虑,悲伤的情感流露无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行走与停留比作内心的挣扎。
  • 拟人:赋予情感以人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真实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诗歌以国家的危难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国前途的忧虑,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及对未来命运的共同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空:象征辽阔与无垠,暗示未来的不确定性。
  • 曙影:象征希望与新生,尽管微弱,但依然存在。
  • 从者:代表追随者,象征着社会的团结与人们的共同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且行且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速前进
    • B. 犹豫不决
    • C. 毫不留情
    • D. 毅然决然
  2. 诗中提到的“曙影”象征什么?

    • A. 绝望
    • B. 希望
    • C. 战争
    • D. 分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零丁洋》:文天祥的另一首名作,反映了他坚定的爱国情怀。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至扬州》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均反映了动荡时代的忧国情怀,两者皆通过个人情感展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但文天祥更为沉重,陆游则略显乐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分析其风格和背景。
  • 《文天祥诗文集》:专门研究文天祥的生平与作品,深入理解其思想。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枝歌六首寄胡定安 其二 竹枝 竹枝词十八首 其十三 竹枝歌 其二 竹枝词十二首 其十一 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至滦京所作 其一 竹枝歌三首 其三 洞庭舟中赋时至治二年二月 竹枝歌十首 其六 竹枝词 其三 竹枝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出羞 洗垢求瑕 饶赡 戴头而来 包含沐的成语 小字头的字 顾后瞻前 胁肩絫足 舌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大惊小怪 几先 三框儿的字 箭无空发 冒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