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6:38
买陂塘 仲春六莹堂宴集
作者:屈大均 〔明代〕
为听歌满堂魂悄,吴音争奈清婉。
风流串戏多骚客,酒待曲终方劝。
人气暖。吹几阵红香影向氍毹乱。
莺长燕短。任珠斗光低,玉壶声尽,犹未放金碗。
如泥后,惟有龙蛇出腕。裙裾都与书满。
千花万柳共驱使,生怕绮筵云散。
君不见。金粟老神仙富贵从舒卷。
沉冥未晚。正细雨轻烟,似他人柳,眠起不胜软。
在这满堂的歌声中,听得心神恍惚,吴地的歌声如水般清婉动听。
风流倜傥的骚客们在此聚集,酒等曲终之后再来劝饮。
人们的气氛渐渐热络,几阵红香扑面而来,映照在地毯上,显得杂乱无章。
黄莺鸣叫,燕子飞短,任凭珠光璀璨低垂,玉壶中的酒声渐渐消尽,却依然不愿放下金碗。
如同泥土般沉醉之后,只有龙蛇般的手腕在舞动,裙摆与书籍交织在一起。
千花万柳共舞,生怕这美好的筵席随时散去。
难道你没有看到?金粟老神仙的富贵从容自如地展开。
沉醉其中并未晚,正如细雨轻烟,似那柳树下的人,慵懒得无以复加。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1633),字伯恭,号白石,晚号东山人,明代诗人、学者,擅长诗词、散文,风格清新而富于情感。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山水、社会风情以及个人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仲春时节,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作者与友人相聚于六莹堂,宴集吟唱。此时的社会正经历着明末的动荡,诗人借宴会之乐抒发心中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买陂塘 仲春六莹堂宴集》是一首描绘春日宴会的抒情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欢愉。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莺长燕短”表现了春天的生机,“金粟老神仙”则传达了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诗人通过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宴席欢聚的渴望。诗中所传递的情感不仅仅是对宴会的享受,更是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思考。细雨轻烟的意象,既营造了柔和的氛围,又引发了对生活的无限感慨。
同时,诗中暗含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整体而言,诗歌在欢愉中渗透着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为听歌满堂魂悄,吴音争奈清婉。
这句表达了在听歌时,诗人内心的恍惚与迷醉。吴地的音乐动听,但也让人心神不宁。
风流串戏多骚客,酒待曲终方劝。
这里提到许多风流倜傥的骚客聚集在此,酒在曲子结束后才开始劝饮,表现了宴会的风雅。
人气暖。吹几阵红香影向氍毹乱。
人们的气氛变得热烈,香气弥漫在地毯上,营造出一种欢乐而喧闹的场景。
莺长燕短。任珠斗光低,玉壶声尽,犹未放金碗。
描述了春天的鸟语花香,珠光宝气的装饰与酒壶的声响渐渐消失,但人们仍不愿意放下酒杯,表现出一种沉醉的状态。
如泥后,惟有龙蛇出腕。裙裾都与书满。
这句描绘了沉醉之后,舞动的手腕如同龙蛇般灵动,裙摆与书籍交织在一起,表现了文人雅士的风范。
千花万柳共驱使,生怕绮筵云散。
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千花万柳的景象表达了对宴席的依恋,害怕这一切会迅速消散。
君不见。金粟老神仙富贵从舒卷。
提到金粟老神仙,象征着富贵与悠闲,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沉冥未晚。正细雨轻烟,似他人柳,眠起不胜软。
最后一句引入了细雨轻烟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柔情与惬意,似乎在说即使沉醉其中也未尝不是一种享受。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宴会的欢愉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一种“乐而忘忧”的生活态度,同时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在其中体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吴音”主要指什么?
A. 江南的方言
B. 北方的音乐
C. 西域的乐器
D. 诗人的个人风格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金粟老神仙”象征着__。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宴会的热烈追求。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但相较于屈大均的欢愉,杜甫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出对兄弟的思念和人生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