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0:21
惜余春慢 雨雹
作者:曹贞吉 〔清代〕
窈窕纹纱,参差曲槛,无计消他长夏。
金钲匿影,石燕穿云,缥缈灵旗来也。
隐隐轻雷度时,不惜真珠,抛残盈把。
似湘妃游泳,玉徽零乱,冰弦弹罢。
又疑是破阵钱塘,青天飞去,雪霰一时交下。
介山昨夜,风雨黄昏,霹雳车凭谁借。
怊怅方塘,碧筒出水初圆,怎禁狼藉。
助新凉午梦绳床,彷佛声飘鸳瓦。
在细腻的纱帐下,亭台楼阁参差不齐,无法驱散这漫长的夏季。
金色的钟声隐匿影子,石头上的燕子穿云而过,缥缈的灵旗飘然而至。
隐隐约约的轻雷声传来,不惜用真珠抛弃那残余的把握。
仿佛是湘妃在水中游泳,玉制的徽饰零散,冰冷的弦乐已停止。
又疑似破阵的潮水,青天之上飞舞,雪和霰在瞬间交汇而下。
昨夜的介山,风雨交加,黄昏时分,霹雳声响,谁能借来那辆车?
心中怅惘,方塘中碧筒出水初圆,怎能忍受这狼藉的局面?
新凉午后的梦中,绳床摇曳,仿佛声声飘荡在鸳瓦之上。
作者介绍
曹贞吉(约1650-1720),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著称。其诗歌往往富有情感,擅长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惜余春慢 雨雹》是曹贞吉的一首经典作品,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的自然景象。诗中通过对细腻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开篇的“窈窕纹纱,参差曲槛”,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优雅的氛围,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的庭院。接着,诗人通过音乐、雷声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体现了春夏交替时节的特征。诗中提到的湘妃和钱塘潮水,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引喻,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最后,诗人以对梦境的描写,表达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不舍,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春夏交替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揭示了人们在时光流逝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金钲匿影”意指什么?
A. 金色的钟声隐匿
B. 金色的光芒照耀
C. 金色的树叶飘落
“似湘妃游泳”中,湘妃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美丽与哀愁
C. 富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的《春望》则通过对国家兴亡的思考,表现出对春天的珍惜与对未来的忧虑。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和情感基调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