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0:53
念昔京都昼掩关,墨云黄雾塞人寰。
南城扫雪迎耶律,北道闻风拜禄山。
不为身谋心皎皎,已终臣事意闲闲。
何人得与高名交,千古常山谅可班。
回想昔日京都的白昼,关隘紧闭,
墨色的云和黄雾遮蔽了人间。
南城的雪被扫去,迎接耶律部落,
北道传来风声,拜见了禄山。
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我心明澈;
已经完成了对君主的忠诚,心境悠闲。
谁能与我分享这高洁的名声,
千古的常山,恐怕也可以归入我的名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胡寅,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历史人物及事件,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挽刘忠显》是胡寅在悼念刘忠显之际创作的一首诗,刘忠显是当时的一位忠臣,因其忠贞不屈而受到后人敬仰。诗中表达了对忠臣的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
《挽刘忠显》通过回忆历史事件,借景抒情,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与感慨。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一个阴沉的京都,暗示着当时政局的动荡与不安。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南城的扫雪和北道的风声,表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人心的浮沉。诗人强调自己的忠诚与清白,表明自己并非谋求个人利益,而是以忠心报国,心态安闲。这种对忠义的宣扬,再加上对高洁名声的渴望,形成了全诗的核心思想。结尾处的常山典故,既是对历史忠臣的致敬,也是对自身理想的追求,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忠诚精神的高度认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忠臣刘忠显的怀念与对忠诚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忠诚与高洁的精神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天气是怎样的?
诗人为何强调自己的心“皎皎”?
常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