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2:59
原文展示
茫茫秋水波,灼灼芙蓉姿。
采之不盈菊,及此行乐时。
阳钫来南翔,玄鸟将西归。
羁旅独牵营,泯默生穷思。
美人不可见,长歌以自怡。
白话文翻译
在辽阔的秋水中,波光粼粼,映照着绚丽的芙蓉花。
尽管采摘的菊花不够多,但正是享受生活的好时光。
阳光下的钓鱼舟从南方驶来,燕子则准备西归。
我在外漂泊,孤独地牵挂着营地,内心无声地涌起苦闷的思绪。
美人无法相见,我只能高歌以自娱。
注释
- 茫茫:形容水面广阔而模糊。
- 灼灼:形容光辉灿烂,芙蓉花的姿态鲜明美丽。
- 盈菊:采摘的菊花不够多,暗示着秋天的凋零。
- 阳钫:指日光照射下的渔船。
- 羁旅:在外游历,形容漂泊的状态。
- 泯默:无声无息,内心的思绪无法表达。
- 美人:指心中所思念的人。
典故解析
- 芙蓉:古代常用以象征美丽的女子,亦表示秋天的美景。
- 玄鸟:即燕子,象征着南飞和归来,寓意着人事的无常和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连文凤是宋代的一位女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她的诗作以婉约细腻著称,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及对美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秋怀》写于秋季,诗人在秋水边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却因游历而生出孤独之感,表达了对美人和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秋怀》以秋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茫茫的秋水和灼灼的芙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内心的苦闷。诗人在秋水旁细细品味时光,却因无法采摘到足够的菊花而感到无奈,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寻和对生活的思考。
接着,阳光下的渔舟和即将西归的燕子,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无常。羁旅的孤独感愈发显著,诗人内心的思绪如秋风般萧瑟,无法与他人分享。这种情感在最后一句中达到高潮,诗人只能通过长歌来慰藉自己,表达了对美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苦闷的自我释放。
全诗语言精炼,意象鲜明,展现了连文凤对于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秋天的意象在这里不仅仅是季节的变换,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茫茫秋水波:描绘秋天的水面,广阔而宁静。
- 灼灼芙蓉姿:显示芙蓉花的娇美,象征着自然中的美好。
- 采之不盈菊:尽管想要采摘菊花,但收获不多,暗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遗憾。
- 及此行乐时:抓住眼前的乐趣,提示诗人希望享受生活的态度。
- 阳钫来南翔:阳光照耀下的渔舟,象征着希望与温暖。
- 玄鸟将西归:燕子准备归去,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羁旅独牵营:身在外地,心系故乡,表达了游子的孤独感。
- 泯默生穷思:内心的沉默和思虑,暗示孤独和忧愁。
- 美人不可见:心中所思念的人无法相见,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长歌以自怡:通过歌唱来安慰自己,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广阔的天空,增添了诗的意境。
- 拟人:赋予自然物象以情感,使得诗歌更具人性化。
- 对仗:在句子结构上形成对比,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深层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 芙蓉:象征着美丽与纯洁,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菊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与秋天的凋零。
- 阳光: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 玄鸟:象征着归属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秋怀》的作者是谁?
-
诗中“灼灼芙蓉姿”形容的是哪种植物?
-
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同样描绘秋天的情景,表达孤独与思念。
- 《秋思》(张籍):写秋天的感伤和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对比
- 《秋怀》与《静夜思》(李白):
-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秋怀》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而《静夜思》则更直接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连文凤传记与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