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4:38
卜算子 夜雨
作者: 顾贞立 〔清代〕
蛩语杂寒砧,欲睡如何睡。
翠冷芙蓉小帐空,慵整馀香被。
无赖倚阑干,多少思乡忆。
滴沥芭蕉一夜声,尽是愁人泪。
夜深了,寒蝉在低声鸣叫,伴着冷冷的砧声,我想要入睡却怎么也睡不着。
小帐子里,翠色的芙蓉花显得格外冷清,慵懒地整理着余香的被子。
无奈之下,我倚靠在栏杆上,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
一整夜,雨水滴落在芭蕉叶上,听着那声音,仿佛都是愁人的泪水。
作者介绍:顾贞立(公元1647年-1712年),清代诗人,字仲明,号瑶山,江苏无锡人。其诗风清丽而含蓄,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民族意识觉醒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孤寂。
《卜算子 夜雨》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夜晚,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头的“蛩语杂寒砧”,以听觉的细节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又略显凄凉的氛围。在这样的夜晚,想要入睡却无法入眠,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烦躁与无奈。
“翠冷芙蓉小帐空,慵整馀香被”,小帐子里的芙蓉花显得格外冷清,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这里的“慵”字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的懒散与无奈,似乎一切都显得无力。
“无赖倚阑干,多少思乡忆”,诗人倚靠在栏杆上,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深沉的乡愁。最后一句“滴沥芭蕉一夜声,尽是愁人泪”,通过细腻的雨声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雨声象征着愁苦,仿佛所有的泪水都化作了这细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孤独、思乡的主题展开,表现了在寂静的夜晚,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愁苦,细腻而真实地传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蛩语”指的是哪种动物的叫声?
诗人“慵整”的状态反映了他怎样的情绪?
“滴沥芭蕉一夜声”中的“滴沥”主要描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