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1:43
赠梅处士
张籍 〔唐代〕
早闻声价满京城,
头白江湖放旷情。
讲易自传新注义,
题诗不著旧官名。
近移马迹山前住,
多向牛头寺里行。
天子如今议封禅,
应将束帛请先生。
我早就听说你的名声在京城已经响亮,
鬓发已白的你在江湖中放纵志趣。
你讲解《易经》自创了新的注解,
写诗时却不提及自己曾经的官职。
你最近迁居到山前,
常常向牛头寺走去。
如今天子正打算举行封禅,
应该请你来献上祭品。
作者介绍:张籍(约766年-830年),字希声,唐代诗人,以作品展现人文情怀和对社会的反思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对生活的感悟,也有对时事的关注。
创作背景:诗作时代背景是唐代,社会动荡与士人理想之间的矛盾使得许多文人选择隐居。张籍写这首诗是为了表达对梅处士的赞赏,反映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当时社会的思考。
《赠梅处士》是一首充满赞美与敬意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处士的生活与心境。诗的开头便引入梅处士在京城的名声,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认可。接着,诗人描绘了梅处士的自由精神,头白的他在江湖中放荡不羁,显得格外洒脱。通过“讲易自传新注义”,作者不仅赞扬了梅处士的学识,更突显了他独立的思想和创新的精神,不拘泥于传统。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梅处士的居所和常去的牛头寺,进一步描绘了他与自然和内心的和谐。最后,诗中提到天子计划举行封禅,隐含着对梅处士的期待与重视,似乎在暗示他的重要性和对国家的贡献。
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对梅处士的钦佩,也反映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展现了唐代文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梅处士的描绘,表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自由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社会的思考。
诗词测试:
张籍生活在什么时代?
诗中提到梅处士对《易经》的态度是什么?
“头白江湖放旷情”中“放旷”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张籍的《赠梅处士》更加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与隐士情怀,而白居易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感怀。两者都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思想与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以上内容旨在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赠梅处士》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