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4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45:58
霜天晓角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柳丝无力。冉冉萦愁碧。
系我船儿不住,楚江上晚风急。
棹歌休怨抑。有人离恨极。
说与归期不远,刚不信泪偷滴。
在霜天的清晨,柳丝显得无力,轻轻地缠绕着愁绪。
我的船儿在楚江上停不下来,晚风急促地吹来。
划船的歌声不再怨恨,有人对离别的痛苦感到极度的悲伤。
告诉他归期不远,他却不相信,泪水偷偷地滴落。
作者介绍:张孝祥,宋代诗人,字惟白,号云山,晚号梅溪,生于南宋,因其诗词多表现离愁别恨和对人生的感慨而著名。张孝祥的作品常蕴含深刻的情感,风格清新而略带忧伤。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众离散,诗人通过描写江上景象及个人情感,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惆怅。
《霜天晓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离愁的场景。开篇“柳丝无力”便给人一种柔弱而又无奈的感觉,柳丝是春天的象征,但此时却显得无力,暗示着诗人心中的愁苦。接着,诗人提到船无法停靠,强烈的晚风加深了对离别的无奈和焦虑。这里的“楚江”不仅是一条地理上的河流,更是承载着诗人情感的象征。诗中提到的“棹歌”,则是划船时的歌声,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心情。
离恨的极致在“有人离恨极”中展现,离别所带来的痛苦深入人心,令人心碎。最后一句“刚不信泪偷滴”更是令人动容,表达了对归期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离别画面,诗人透过自然景象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惆怅,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间离愁的普遍性和深刻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深刻表达了离别的痛苦与对归期的渴望,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分离时的脆弱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柳丝无力”中的“无力”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棹歌”是指什么?
最后一句“刚不信泪偷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后者同样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但采用了不同的意象和风格。李清照的细腻和凄婉与张孝祥的忧伤和沉重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宋代女性与男性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