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斋》

时间: 2025-05-04 12:27:40

诗句

君斋以寄名,寄斋有何义。

岂非异邦人,偶尔寓斯地。

静观浮世间,何物不是寄。

天地即蘧庐,吾身一邮置。

百年聊托宿,六凿共游戏。

一朝撒手行,妻子却复弃。

实货不随身,主人若个是。

不如饮无何,日应醉乡睡。

四海皆弟兄,何必桑与梓。

若问吾故家,滕公是同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7:40

原文展示

寄斋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君斋以寄名,寄斋有何义。
岂非异邦人,偶尔寓斯地。
静观浮世间,何物不是寄。
天地即蘧庐,吾身一邮置。
百年聊托宿,六凿共游戏。
一朝撒手行,妻子却复弃。
实货不随身,主人若个是。
不如饮无何,日应醉乡睡。
四海皆弟兄,何必桑与梓。
若问吾故家,滕公是同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题目是《寄斋》,诗人以“寄”作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和归属的思考。诗人首先提到“君斋”这个寄宿的地方,质疑这个“寄”的意义,感叹人生如寄,身处异乡的人也是暂时借住在这里。静静地观察世间万物,似乎一切都只是寄托。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的住所,而我不过是暂时寄居其中的人。人生百年,终究只是寄宿,随时可能离去。即便有家人,最终也会被抛弃。世俗的财富不能随身而去,真正的主人又是谁呢?不如饮酒消愁,醉卧乡间。四海之内都是兄弟,何必拘泥于故乡的桑梓。如果有人问我故乡在哪里,那滕公就是我的同乡。

注释

  • 寄斋:寄宿的地方,表示一种暂时的居所。
  • 异邦:外地,异乡。
  • 静观:安静地观察。
  • 浮世:世间,现实生活。
  • 岐庐:指天地,泛指自然环境。
  • 百年聊托宿:人生百年,只是暂时寄托。
  • 六凿:古代对游戏的称呼,指嬉戏玩耍。
  • 撒手行:离开这个世界,去世。
  • 桑与梓:指故乡的树木,表示根本和归属。
  • 滕公:指滕王阁的滕,历史上有著名的滕公,如滕王李白所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但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姜特立的诗作多表现出对人生和归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寄斋》创作于作者寄居他乡之时,正是对流离生活的感慨与思考。面对浮世繁华,诗人以寄斋之名,表达人生如梦、暂时寄托的哲理。

诗歌鉴赏

《寄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者通过对“寄”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中反复提及“寄”,强调人生在世如同寄宿,既是对生命的感慨,也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用“天地即蘧庐”形象地表达了人的生存状态,仿佛整个人生都是一个临时的住所,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流动性。接着,诗人又提到“百年聊托宿,六凿共游戏”,在短暂的生命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游戏般的轻松,却又不免带有一丝悲凉。

在“妻子却复弃”中,诗人直面人生的残酷,亲情在生死面前显得脆弱无力。最后,诗人以“饮无何”来释怀,将心境引向洒脱与放下,表达了对人生世事的超然态度。整首诗在闲适中透着哲思,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有对世事的淡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斋以寄名:问“君”的住所为何叫做寄斋。
  • 寄斋有何义:质疑这个寄斋的真正意义。
  • 岂非异邦人:是否是外乡人,在此暂住。
  • 偶尔寓斯地:偶然寄宿在这里。
  • 静观浮世间:安静地观察浮世。
  • 何物不是寄:世间万物都在寄托。
  • 天地即蘧庐:天地本身就是一个居所。
  • 吾身一邮置:我不过是一个寄居者。
  • 百年聊托宿:人生百年,临时寄托。
  • 六凿共游戏:与他人嬉戏打闹。
  • 一朝撒手行:有一天就离开。
  • 妻子却复弃:家人可能会被抛弃。
  • 实货不随身:财富无法随身。
  • 主人若个是:真正的主人又是谁?
  • 不如饮无何:不如喝酒消愁。
  • 日应醉乡睡:醉卧乡间,享受人生。
  • 四海皆弟兄:天下皆是兄弟。
  • 何必桑与梓:何必拘泥于故乡。
  • 若问吾故家:如果有人问我的故乡。
  • 滕公是同里:提到滕公,表示同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地比作住所,表现人生的短暂。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节奏感。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人生如寄,流动而暂时的状态,以及对生活的淡然与超脱。诗人通过对“寄”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的观察与感慨,展现了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寄宿与暂时。
  • 天地:象征宽广与无常。
  • 妻子:代表亲情与人际关系。
  • :象征逃避与解脱。
  • 滕公:象征故乡的联系与认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寄斋》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人生的感慨
    C. 对自然的描绘
    D. 对战争的描述

  2. 诗中提到的“天地即蘧庐”意指: A. 生活的繁华
    B. 人生的短暂
    C. 自然的美丽
    D. 乡土的情怀

  3. 诗人认为“妻子却复弃”表达了什么? A. 对爱情的坚定
    B. 对亲情的珍视
    C. 对生命无常的接受
    D. 对家庭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
  • 《登高》:描绘人生的孤寂与无常,和《寄斋》有相似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次定川和壁间韵 次良乡 山中逢老衲少时从征有功者 话无言上人方丈 偕朱非二入少林至初祖洞 和朱非二山间之作 其五 和朱非二山间之作 其四 和朱非二山间之作 其三 和朱非二山间之作 其二 和朱非二山间之作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铿如 残灯末庙 说铃 包含钧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疲于供命 言字旁的字 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成败兴废 刀字旁的字 蹄踵 铁板钉钉 人字头的字 提土旁的字 一国三公 艮字旁的字 朱凤 兵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