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2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7:40
寄斋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君斋以寄名,寄斋有何义。
岂非异邦人,偶尔寓斯地。
静观浮世间,何物不是寄。
天地即蘧庐,吾身一邮置。
百年聊托宿,六凿共游戏。
一朝撒手行,妻子却复弃。
实货不随身,主人若个是。
不如饮无何,日应醉乡睡。
四海皆弟兄,何必桑与梓。
若问吾故家,滕公是同里。
这首诗的题目是《寄斋》,诗人以“寄”作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和归属的思考。诗人首先提到“君斋”这个寄宿的地方,质疑这个“寄”的意义,感叹人生如寄,身处异乡的人也是暂时借住在这里。静静地观察世间万物,似乎一切都只是寄托。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的住所,而我不过是暂时寄居其中的人。人生百年,终究只是寄宿,随时可能离去。即便有家人,最终也会被抛弃。世俗的财富不能随身而去,真正的主人又是谁呢?不如饮酒消愁,醉卧乡间。四海之内都是兄弟,何必拘泥于故乡的桑梓。如果有人问我故乡在哪里,那滕公就是我的同乡。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但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姜特立的诗作多表现出对人生和归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寄斋》创作于作者寄居他乡之时,正是对流离生活的感慨与思考。面对浮世繁华,诗人以寄斋之名,表达人生如梦、暂时寄托的哲理。
《寄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者通过对“寄”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中反复提及“寄”,强调人生在世如同寄宿,既是对生命的感慨,也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用“天地即蘧庐”形象地表达了人的生存状态,仿佛整个人生都是一个临时的住所,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流动性。接着,诗人又提到“百年聊托宿,六凿共游戏”,在短暂的生命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游戏般的轻松,却又不免带有一丝悲凉。
在“妻子却复弃”中,诗人直面人生的残酷,亲情在生死面前显得脆弱无力。最后,诗人以“饮无何”来释怀,将心境引向洒脱与放下,表达了对人生世事的超然态度。整首诗在闲适中透着哲思,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有对世事的淡然。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人生如寄,流动而暂时的状态,以及对生活的淡然与超脱。诗人通过对“寄”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的观察与感慨,展现了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寄斋》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人生的感慨
C. 对自然的描绘
D. 对战争的描述
诗中提到的“天地即蘧庐”意指:
A. 生活的繁华
B. 人生的短暂
C. 自然的美丽
D. 乡土的情怀
诗人认为“妻子却复弃”表达了什么?
A. 对爱情的坚定
B. 对亲情的珍视
C. 对生命无常的接受
D. 对家庭的向往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