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3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35:32
李下不得整冠,瓜田岂可纳履。
行藏自要分明,免见傍人说你。
在李树下不能整理帽子,瓜田里又怎能穿鞋子?
行藏要分得清楚,免得让旁人议论你。
此诗中提到的“李下”和“瓜田”都源于古代的成语,意在告诫人们在特定场合不能做出让人怀疑的举动。这个典故体现了对行为举止的谨慎与自律。
释道枢,宋代高僧,因其在佛教思想上的深入研究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汇了佛理与人世哲学,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颂古三十九首》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风气日趋复杂,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清白行为的重视,以及对外界评判的警惕。
这首诗以“李下”和“瓜田”作为引子,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传达出一种深刻的道德观念。诗中首先通过“李下不得整冠,瓜田岂可纳履”两句,形象地揭示了在特定环境中,行为举止的适度与谨慎。这里的“李下”和“瓜田”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场景,更是对人们日常行为的隐喻,提醒人们在面对诱惑与机遇时,必须保持警惕,避免误入歧途。
接下来的“行藏自要分明,免见傍人说你”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强调了对自我行为的反省与把控,告诫人们在面对他人眼光时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了,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既有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也有对内心修为的要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警示人们在行为举止上要保持清醒和自律,抵制诱惑,避免被外界的评价左右,体现了深刻的道德观。
“李下不得整冠”中的“整冠”是什么意思?
在“瓜田岂可纳履”中,作者想表达什么?
诗中“行藏自要分明”强调了什么?
李白与释道枢的作品都对行为与道德有深刻的思考,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体现了对清白与自律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