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4:48
镜凹照人瘦,镜凸照人肥。不如打破镜,还我旧面皮。
这首诗表达了镜子的凹面让人显得消瘦,凸面则让人显得肥胖。与其被这种镜子所影响,不如把镜子打碎,恢复我原来的样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镜”作为一种反射自身的工具,象征着人们对外界看法的依赖与自我认知的扭曲。
作者介绍: 释道枢,宋代高僧,精通佛理,常以诗文表达人生哲理。其作品多反映对生命、存在的深沉思考,语言简练却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人们对个人形象的关注加剧。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对世俗标准的反思,强调真实自我的重要性。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人在面对外界评价时的困惑与挣扎。诗中通过“镜”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常常被外界的标准所左右,形成对自己的误解。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在不同环境下所呈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的变换,正是对社会评价的敏感与对自身认知的迷失。
“打破镜”的提议则是诗人对这一现象的反思与警醒,呼吁人们应当回归真实的自我,拒绝外界的虚假标准。诗歌用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意象,令读者在简短的字句中体会到深邃的哲理思考,传达出一种对个人真实身份的渴望和对外界评判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呼唤个体对自我认知的重视,反对受外界标准的束缚,强调真实自我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镜凹”与“镜凸”分别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打破镜子的提议,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的主题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释道枢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时局的感慨。两者都富有哲理,但侧重点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