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倚薄》

时间: 2025-05-07 09:02:05

诗句

茅檐供倚薄,藜杖费扶携。

天入平芜阔,山含宿霭低。

树声风便旋,野色晚凄迷。

容易营生事,秋田稻欲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2:05

原文展示:

茅檐供倚薄,藜杖费扶携。天入平芜阔,山含宿霭低。树声风便旋,野色晚凄迷。容易营生事,秋田稻欲齐。

白话文翻译:

茅草屋檐下,我依靠着薄薄的墙壁,藜杖成了我行走时的必需品。天空映照在广阔的平原上,山峦被夜雾笼罩,显得低矮。风吹动树枝,发出声响,野外的景色在傍晚时分显得凄凉而迷离。生活事务容易打理,秋天的田野里稻谷即将成熟。

注释:

  • 茅檐:茅草覆盖的屋檐。
  • 倚薄:依靠着薄薄的墙壁。
  • 藜杖:用藜茎制成的拐杖。
  • 平芜:平坦的草地。
  • 宿霭:夜间的雾气。
  • 凄迷:凄凉而迷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田园生活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诗人通过“茅檐”、“藜杖”等意象,展现了朴素的生活环境。诗中的“天入平芜阔,山含宿霭低”描绘了开阔的自然景色,而“树声风便旋,野色晚凄迷”则传达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凄美。最后两句“容易营生事,秋田稻欲齐”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丰收的期待。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茅檐供倚薄”:诗人依靠着茅草屋檐下的薄墙。
  • “藜杖费扶携”:藜杖成了诗人行走时的辅助工具。
  • “天入平芜阔”:天空映照在广阔的平原上。
  • “山含宿霭低”:山峦被夜雾笼罩,显得低矮。
  • “树声风便旋”:风吹动树枝,发出声响。
  • “野色晚凄迷”:野外的景色在傍晚时分显得凄凉而迷离。
  • “容易营生事”:生活事务容易打理。
  • “秋田稻欲齐”:秋天的田野里稻谷即将成熟。

修辞手法:

  • 拟人:“山含宿霭低”中的“含”字赋予山峦以人的情感。
  • 对仗:“天入平芜阔,山含宿霭低”中的“天入”与“山含”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美的欣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檐:象征简朴的生活环境。
  • 藜杖:象征老年或需要辅助行走的状态。
  • 平芜:象征广阔的自然空间。
  • 宿霭:象征夜间的宁静与神秘。
  • 树声:象征自然的声音和生命的活力。
  • 野色:象征野外景色的凄凉与迷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茅檐”象征什么? A. 豪华的住所 B. 简朴的生活环境 C. 繁忙的市集 D. 高大的建筑

  2. “山含宿霭低”中的“含”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的最后一句“秋田稻欲齐”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担忧 B. 对丰收的期待 C. 对疾病的恐惧 D. 对失落的感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黄公度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描绘了田园生活,但黄公度的诗更加简洁,而陶渊明的诗则更加深入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宋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破阵子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诉衷情 送瞿生还拜亲 玉堂春 海棠 元日词其二·御阁 喜迁莺 其一 端午词·御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幾字旁的字 象煞有介事 牛字旁的字 包含豚的成语 努唇胀嘴 手字旁的字 阿倚 财多命殆 齊字旁的字 奢傲 暗香疏影 主圣臣直 爱才如命 东南美 虫字旁的字 曲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