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七夕诗》

时间: 2025-05-07 09:50:13

诗句

仙车驻七襄。

凤驾出天潢。

月映九微火。

风吹百合香。

来欢暂巧笑。

还泪已沾裳。

依稀如洛汭。

倐忽似高唐。

别离未得语。

河汉渐汤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0:13

原文展示:

七夕诗 何逊 〔南北朝〕

仙车驻七襄。 凤驾出天潢。 月映九微火。 风吹百合香。 来欢暂巧笑。 还泪已沾裳。 依稀如洛汭。 倐忽似高唐。 别离未得语。 河汉渐汤汤。

白话文翻译:

天上的仙车停在了七襄之地, 凤凰的座驾从天潢出发。 月光映照着微弱的火光, 风中飘散着百合的香气。 短暂的欢聚换来巧笑, 转瞬间泪水已沾湿衣裳。 仿佛回到了洛汭之地, 又似乎瞬间到了高唐。 别离时未能说出话语, 银河渐渐变得宽广。

注释:

  • 仙车:指天上的车辆,比喻天上的交通工具。
  • 七襄:古代神话中的地名,指天上的地方。
  • 凤驾:凤凰的座驾,比喻天上的高贵交通工具。
  • 天潢:天上的河流,比喻银河。
  • 九微火:微弱的火光,比喻月光下的景象。
  • 百合香:百合花的香气,比喻美好的气息。
  • 洛汭:古代地名,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 高唐:古代地名,今湖北省宜昌市附近。
  • 河汉:银河。
  • 汤汤:宽广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通过天上仙车、凤驾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天上世界的向往和对人间离别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天上与人间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七夕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天上与人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诗中“仙车驻七襄”、“凤驾出天潢”描绘了天上的壮丽景象,而“月映九微火”、“风吹百合香”则转入了人间的温馨画面。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来欢暂巧笑,还泪已沾裳”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受。最后,“别离未得语,河汉渐汤汤”以银河的宽广象征离别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七夕题材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车驻七襄”:描绘天上的仙车停在七襄之地,象征天上的高贵与神秘。
  2. “凤驾出天潢”:凤凰的座驾从天潢出发,进一步强化天上的壮丽景象。
  3. “月映九微火”:月光映照着微弱的火光,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4. “风吹百合香”:风中飘散着百合的香气,增添了诗中的美好气息。
  5. “来欢暂巧笑”:短暂的欢聚换来巧笑,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6. “还泪已沾裳”:转瞬间泪水已沾湿衣裳,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受。
  7. “依稀如洛汭”:仿佛回到了洛汭之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8. “倐忽似高唐”:又似乎瞬间到了高唐,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遐想。
  9. “别离未得语”:别离时未能说出话语,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
  10. “河汉渐汤汤”:银河渐渐变得宽广,以银河的宽广象征离别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仙车”、“凤驾”比喻天上的高贵交通工具。
  • 拟人:如“凤驾出天潢”中的“出”字赋予凤驾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来欢暂巧笑,还泪已沾裳”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天上与人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诗中通过对天上仙车、凤驾等意象的描绘,以及对人间欢聚与离别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 仙车、凤驾:象征天上的高贵与神秘。
  • 月映九微火: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 风吹百合香:增添了诗中的美好气息。
  • 河汉渐汤汤:以银河的宽广象征离别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仙车驻七襄”中的“七襄”是指什么? A. 古代地名 B. 天上的地方 C. 神话中的地名 D. 诗人的故乡 答案:B

  2. 诗中“凤驾出天潢”中的“天潢”是指什么? A. 天上的河流 B. 地上的河流 C. 神话中的地名 D. 诗人的故乡 答案:A

  3. 诗中“月映九微火”中的“九微火”是指什么? A. 微弱的火光 B. 明亮的火光 C. 天上的火光 D. 地上的火光 答案:A

  4. 诗中“风吹百合香”中的“百合香”是指什么? A. 百合花的香气 B. 其他花的香气 C. 天上的香气 D. 地上的香气 答案:A

  5. 诗中“别离未得语,河汉渐汤汤”中的“河汉”是指什么? A. 银河 B. 地上的河流 C. 神话中的地名 D. 诗人的故乡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秋夕》:同样以七夕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以七夕为题材,描绘了牛郎织女的相会,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牧《秋夕》与何逊《七夕诗》:两者都以七夕为背景,但杜牧的诗更多地描绘了人间的景象,而何逊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天上的景象。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与何逊《七夕诗》:两者都以七夕为题材,但秦观的诗更多地描绘了爱情的主题,而何逊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离别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大量唐代诗人的作品,包括杜牧的《秋夕》。
  • 《全宋词》:收录了大量宋代词人的作品,包括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收录了何逊的《七夕诗》以及其他古代诗人的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从叔沆林园 留别故人(一作李颀诗) 早春雪夜寄卢纶兼呈秘书元丞 宿瓜洲寄柳中庸 送客东归 雪夜寻太白道士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闻吉道士还俗因而有赠 送丁少府往唐上 杂曲歌辞。春游乐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贩贱卖贵 二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三差两错 师其意不泥其迹 圣僧 冬箑夏裘 尽锐出战 提土旁的字 宝贝疙瘩 科防 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珉石 曲高和寡 负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