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2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2:18
原文展示:
到官三岁四首 宋祁 〔宋代〕 儒帅非真帅,瓜时定几时。 丹心虽许壮,白发不藏衰。 罟密游鳞骇,山遥倦翼迟。 岁成无奏最,準拟雁门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官职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自谦地说自己虽名为“儒帅”,实则并非真正的统帅,不知何时才能真正有所作为。他虽然心怀壮志,但岁月的痕迹——白发,却无法隐藏他的衰老。法律的严密使得自由如同受惊的鱼儿,而远方的山峦则让疲惫的鸟儿飞翔迟缓。一年过去,他没有任何值得报告的成就,只能期待像雁门关的孤雁一样,有所突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他的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作于他任职期间,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宋祁在官场中的感受,他可能感到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未能得到充分施展,同时对时光的流逝和自身的衰老感到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儒帅”与“真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官职的无奈。诗中“丹心虽许壮,白发不藏衰”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忠诚与壮志,又透露出岁月的无情和个人的衰老。后两句通过对“罟密游鳞骇”和“山遥倦翼迟”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感受。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宋祁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通过自谦和比喻,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中的困境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儒帅”指的是什么? A. 真正的统帅 B. 文人出身的将领或官员 C. 普通的士兵 D. 隐士 答案:B
“丹心虽许壮,白发不藏衰”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年轻与活力 B. 诗人的忠诚与衰老 C. 诗人的悲伤与无奈 D. 诗人的希望与梦想 答案:B
诗中的“雁门踦”比喻了什么? A. 诗人的孤独与无助 B. 诗人的成功与荣耀 C. 诗人的旅行与探险 D. 诗人的学习与进步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宋祁的其他作品,如《玉楼春·春景》,以了解其诗歌的多样性和深度。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