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2:26
原文展示:
行经孙氏陵 何逊 〔南北朝〕
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 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 呼吸开伯道,叱咤掩江畿。 豹变分奇略,虎视肃戎威。 长蛇衄巴汉,骥马绝淮淝。 交战无内御,重门岂外扉。 成功举已弃,凶德愎而违。 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 朅来已永久,年代嗳微微。 苔石疑文字,荆坟失是非。 山莺空曙响,陇月自秋晖。 银海终无浪,金凫会不飞。 阒寂今如此,望望沾人衣。
白话文翻译:
从前在零陵感到厌倦,神器的命运似乎无所依托。 追逐兔子时争先恐后,捉鹿时则因时机而竞争。 呼吸间开辟了伯道,叱咤声掩盖了江畿。 豹变展现了奇异的策略,虎视眈眈地肃清了戎威。 长蛇在巴汉地区受挫,骥马跨越了淮淝。 交战中没有内御,重门岂能成为外扉。 成功被抛弃,凶德固执而违背。 水龙突然向东疾驰,青盖则向西归去。 时光已久远,年代变得模糊不清。 苔石上的文字疑似,荆坟的是非已失。 山莺在黎明空响,陇月的秋晖自照。 银海终究无浪,金凫不会飞翔。 如此寂静,望望之间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同时也涉及历史和政治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逊在行经孙氏陵时所作,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时代更迭和政权兴衰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隐喻和象征,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豹变”、“虎视”等,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上的权力斗争和策略变化。同时,通过对“苔石疑文字”、“荆坟失是非”等句的描写,表达了历史的是非已难以辨明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隐喻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政权兴衰的深刻思考。诗中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激烈和策略变化的多端,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是非难以辨明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比喻的是什么? A. 自然界的竞争 B. 争夺政权 C. 商业竞争 D. 学术争鸣
“呼吸开伯道,叱咤掩江畿”中的“伯道”指的是什么? A. 伯父的道路 B. 新的道路 C. 伯乐的道路 D. 伯夷的道路
“豹变分奇略,虎视肃戎威”中的“豹变”和“虎视”分别比喻什么? A. 策略变化和威严 B. 豹子和老虎 C. 变化和稳定 D. 速度和力量
“长蛇衄巴汉,骥马绝淮淝”中的“长蛇”和“骥马”分别比喻什么? A. 势力受挫和英才超越 B. 蛇和马 C. 困难和成功 D. 速度和力量
“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中的“水龙”和“青盖”分别比喻什么? A. 政权或君主的移动 B. 龙和盖子 C. 水和天空 D. 速度和方向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