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5:51
黄尘却送入关山,自斲何如二顷田。
记得鸣蛬碧花句,蹉跎秋思又三年。
黄土飞扬,正送我进入关山,
不知自耕自作的田地又有多少?
记得那年碧花旁鸣叫的蛬虫,
转眼间,秋思已愁苦三年。
诗中提到的“鸣蛬”与秋思相关,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古代文人常以虫鸣来表达思乡之情。
蔡松年,金朝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常结合个人经历与历史背景。
创作于旅途之中,表现了诗人在入关时的感受,以及对往昔的追忆,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的社会环境和诗人的思乡之情。
《入关宿昌平》是一首饱含情感的诗作,蔡松年以黄尘、关山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首句“黄尘却送入关山”点明了诗人身处艰难旅途的境况,黄尘象征着尘世的纷扰与艰辛,而入关则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接下来的“自斲何如二顷田”则表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昔日宁静生活的向往,虽然他有着二顷土地,但在外漂泊的心情让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
“记得鸣蛬碧花句”,这句是诗人对往昔的追忆,蛬虫的鸣叫在秋天时尤为清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思念的加深。最后一句“蹉跎秋思又三年”更是道出了诗人对时光的无奈与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三年的时光在心中如白驹过隙,留下的只有愁苦与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艰辛的感叹,展现了离乡游子的孤独与无奈,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中“黄尘”象征什么?
“自斲何如二顷田”中,诗人对什么感到无奈?
“蹉跎秋思又三年”暗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