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7:51
妍华一树霞衣举。
散香多在无人处。
生怕寺前车,惊露红春雨。
风前莺燕休相妒。
算有个幽巢堪住。
山馆却思谁,倦起帘阴暮。
一树美丽的海棠花如霞光般绚烂,
芬芳的香气常常飘散在无人之处。
我怕寺前的车马,会惊扰这露珠般的春雨。
在风前,黄莺和燕子也不必相互妒忌。
这儿虽有个幽静的巢穴可以栖息,
但我却在思念远方的谁,怅然于帘后的黄昏。
作者介绍:梁鼎芬,清代诗人,字子文,号梦阮,生于江南,擅长诗词。他的作品常体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自然美。他在诗词中常以花鸟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惆怅。海棠花作为春天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海棠春 忆京师海棠》是一首充满春意的抒情诗,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思绪。全诗以海棠花为切入点,展现了它的妍丽与芳香,正如诗人在春日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
首句“妍华一树霞衣举”,形象地描绘了海棠花的盛景,色彩鲜艳如同霞光,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而“散香多在无人处”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美的孤独感,花香虽浓,但无人欣赏,显示了自然美的脆弱与孤独。接下来的“生怕寺前车,惊露红春雨”,则将注意力转向外界的喧嚣,诗人担心外界的干扰会破坏这份宁静美好。
在“风前莺燕休相妒”中,诗人用黄莺和燕子象征春天的生机,表达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然而这种和谐却似乎与自己的孤独形成对比。最后两句“山馆却思谁,倦起帘阴暮”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念,尽管有美好的环境,却依然感到孤独,思念远方的人,表现出对情感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和情感表达,使读者不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美好的赞美与对孤独、思念的反思。诗人通过海棠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孤寂与对情感的渴望。
诗中“妍华一树霞衣举”中的“妍华”指什么?
“生怕寺前车,惊露红春雨”中,诗人担心什么?
诗中的“倦起帘阴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梁鼎芬的作品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流露,而白居易则更多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意象上,海棠花的美丽与草原的广袤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