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2:30
雷声填填云羃羃,雨打梅头麦穗黑。
老农倚耒向天泣,污邪水深耕不得。
余生熟知稼穑艰,倚阑对雨兴长叹。
垢衣未浣生败点,础甓流润无时乾。
客中况值天中节,一举蒲觞仰天说。
民是天民天合怜,天不怜民何降割。
少年饱暖居无何,龙舟槌鼓飞洪波。
锦标夺得竟归去,江干怅立空渔蓑。
雷声隆隆,乌云密布,雨水打在梅花上,麦穗也变得黯淡无光。
老农靠着农具,向天哭泣,污水淹没了田地,无法耕作。
我深知农作的艰辛,倚在栏杆上对着雨,长叹不已。
衣服还未洗,身体已经脏污,土砖上流淌的水总是干不了。
恰逢节日,我在外地,举杯对着天空畅饮。
百姓是天的民,天应怜惜百姓,但若天不怜百姓,何以降下雨水?
年轻人吃饱穿暖,却不知何所依靠,龙舟的锤声和鼓声在洪水中飞扬。
争夺锦标的最终归去,江边怅然伫立,空余渔蓑。
何景福,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农事和自然为主题,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情的关注。
该诗创作于农耕时期,正值端午节,诗人通过描写雨天的农事困境,反映出农民的辛苦与对自然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在恶劣天气中对艰辛生活的感慨。开篇以雷声和雨水交织的画面引入,气氛沉重,接着通过“老农倚耒向天泣”的形象,传达出农民无奈的心情。诗中对农作的艰辛与失落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与关注。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节日的氛围,尽管身处客乡,诗人仍然以酒杯仰天,展现出一种人对天命的无畏与反抗。通过对比年轻人享受的安逸和老农的困境,诗人揭示了社会的不平衡,表达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最后以“江干怅立空渔蓑”收尾,既是对生活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思考,整体上形成了一种沉重而又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述农民在雨季的困境与节日的对比,展现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与对自然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等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的“老农”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A. 倚耒向天哭泣
B. 在田里耕作
C. 举杯畅饮
“污邪水深耕不得”中的“污邪”指的是什么?
A. 干净的水
B. 淤泥和污水
C. 清澈的河流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年轻人的欢乐
B. 农民的困境与无奈
C. 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