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3:24
赐花新剪茜香罗,
篸遍乌纱未觉多。
花重纱轻人更老,
抬头不起奈春何。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宴会的情景。新剪的花朵被赐予,散发着茜香的气息,装饰在乌纱帽上,似乎并不觉得多。花虽重,纱轻,而人却已老去,抬头望去,心中无奈,不知春天该如何面对。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常表现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正月五日的宴会上,正值春天,诗人通过宴会的场景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对春天的无奈与思考。
这首诗以宴会为背景,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老去的无奈。开头两句通过描绘宴会上花朵的美丽和装饰的细致,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欢愉。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作者却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尽管花重纱轻,自己却已年老,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享受春光。诗中的“抬头不起奈春何”,更是将这种无奈推向高潮,既有对春天的感慨,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体现出人生的无常与难以把握。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欣赏,同时也透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脆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描绘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A. 春天的宴会
B. 夏天的田野
C. 秋天的落叶
D. 冬天的雪景
“抬头不起奈春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春天的无奈
C. 对青春的向往
D. 对生命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乌纱”代表了什么?
A. 贫穷
B. 官职
C. 年轻
D. 劳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