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8:31
嘘气能吹皂泡圆,乡乡竞报万斤田。
焚林已尽千山绿,搜粟还空亿灶烟。
凭赤口,吐金莲,殷勤风露劝加餐。
哀鸿遍野尧年景,骨白旗红不忍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艰难的时代,尽管有人用嘴巴轻轻地吹气,能够将皂泡吹得圆润,但各地的农田却在竞争中只报出丰收的数字。烧毁森林后,千山仍然绿意盎然,而人们却在寻找粮食时发现亿万的灶台仍然空无一物。凭借着赤诚的言辞,吐露出美好的愿望,殷勤地劝说大家多吃点。哀鸣的鸿雁遍布大地,在这样的丰年景象下,白骨裸露,鲜红的旗帜让人不忍直视。
杨启宇,现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往往关注社会现实,表现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频发的阶段,反映了诗人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怀。历史背景中,社会经济压力以及自然环境的变迁,使得诗人感受到强烈的悲哀和无奈。
这首《鹧鸪天》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景象。开头两句通过“嘘气能吹皂泡圆”与“乡乡竞报万斤田”的对比,揭示了一种表面繁荣与实际困境的反差,反映出人们在追求丰收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不安和焦虑。接下来的两句“焚林已尽千山绿,搜粟还空亿灶烟”更是直白地揭示了环境破坏和粮食短缺的严重性,尽管大自然在焚烧之后依旧呈现一片绿意,但人们却仍然在为生存而挣扎。诗的后两句“凭赤口,吐金莲”是对人们美好愿望的渴望表现,但“哀鸿遍野尧年景,骨白旗红不忍看”的结尾则是对这一切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无情。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忧虑。
整首诗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在自然与人类关系复杂的背景下,诗人对生存困境的关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思考。
诗中提到“嘘气能吹皂泡圆”意指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脆弱
C. 生活的丰富
诗中“亿灶烟”主要描述了什么状态?
A. 丰收的喜悦
B. 食物的短缺
C. 家庭的团聚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B. 自然的美丽
C. 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