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 其二十七》

时间: 2025-05-07 08:48:31

诗句

嘘气能吹皂泡圆,乡乡竞报万斤田。

焚林已尽千山绿,搜粟还空亿灶烟。

凭赤口,吐金莲,殷勤风露劝加餐。

哀鸿遍野尧年景,骨白旗红不忍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8:31

原文展示:

嘘气能吹皂泡圆,乡乡竞报万斤田。
焚林已尽千山绿,搜粟还空亿灶烟。
凭赤口,吐金莲,殷勤风露劝加餐。
哀鸿遍野尧年景,骨白旗红不忍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艰难的时代,尽管有人用嘴巴轻轻地吹气,能够将皂泡吹得圆润,但各地的农田却在竞争中只报出丰收的数字。烧毁森林后,千山仍然绿意盎然,而人们却在寻找粮食时发现亿万的灶台仍然空无一物。凭借着赤诚的言辞,吐露出美好的愿望,殷勤地劝说大家多吃点。哀鸣的鸿雁遍布大地,在这样的丰年景象下,白骨裸露,鲜红的旗帜让人不忍直视。

注释:

  • 嘘气:指轻声呼气,用力较小。
  • 皂泡:一种由肥皂水制成的泡泡,象征脆弱而美丽的事物。
  • 乡乡竞报:各地竞相上报丰收情况。
  • 焚林已尽:烧毁森林的行为已经造成严重后果。
  • 搜粟:寻找粮食。
  • 亿灶烟:形容多数家庭的灶台,指代人们的生存状态。
  • 凭赤口:依靠真诚的言辞。
  • 吐金莲:形容言辞华丽而美好。
  • 哀鸿:哀鸣的鸿雁,象征悲惨的局势。
  • 尧年景:指理想中丰收的年景,尧帝时代被视为太平盛世。
  • 骨白旗红:形容战争的残酷,白骨与红色的旗帜交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启宇,现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往往关注社会现实,表现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频发的阶段,反映了诗人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怀。历史背景中,社会经济压力以及自然环境的变迁,使得诗人感受到强烈的悲哀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景象。开头两句通过“嘘气能吹皂泡圆”与“乡乡竞报万斤田”的对比,揭示了一种表面繁荣与实际困境的反差,反映出人们在追求丰收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不安和焦虑。接下来的两句“焚林已尽千山绿,搜粟还空亿灶烟”更是直白地揭示了环境破坏和粮食短缺的严重性,尽管大自然在焚烧之后依旧呈现一片绿意,但人们却仍然在为生存而挣扎。诗的后两句“凭赤口,吐金莲”是对人们美好愿望的渴望表现,但“哀鸿遍野尧年景,骨白旗红不忍看”的结尾则是对这一切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无情。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嘘气能吹皂泡圆:通过轻声的嘘气可以吹起皂泡,暗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乡乡竞报万斤田:各地在争相上报丰收,但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如表面所示。
  3. 焚林已尽千山绿:虽然焚烧森林后,依旧有千山绿意,但这种绿意是以牺牲为代价的。
  4. 搜粟还空亿灶烟:在追寻粮食的过程中,亿万家庭的炉灶却是空的,揭示了生存的困境。
  5. 凭赤口,吐金莲:通过真诚的言辞表达美好的愿望。
  6. 殷勤风露劝加餐: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人劝说大家多吃点,表现出人性的温暖与关怀。
  7. 哀鸿遍野尧年景:理想中的丰年却被现实的悲惨状况击碎,哀鸣的鸿雁象征着悲痛。
  8. 骨白旗红不忍看:战争的残酷和死亡让人无法直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皂泡”比作脆弱的美好事物,突出生活的脆弱。
  • 对比:通过“万斤田”与“亿灶烟”的对比,揭示表面繁荣与实际匮乏。
  • 拟人:赋予“哀鸿”以情感,使其成为悲惨情境的代言。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在自然与人类关系复杂的背景下,诗人对生存困境的关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皂泡:象征生活的脆弱与短暂。
  • 万斤田:代表农业丰收的期望。
  • 千山绿:象征自然的生命力。
  • 亿灶烟:指代人们的生存状态,暗示粮食的匮乏。
  • 哀鸿:悲惨的象征,体现了社会的苦难。
  • 骨白旗红:战争与死亡的直观表现,展现了社会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嘘气能吹皂泡圆”意指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脆弱
    C. 生活的丰富

  2. 诗中“亿灶烟”主要描述了什么状态?
    A. 丰收的喜悦
    B. 食物的短缺
    C. 家庭的团聚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B. 自然的美丽
    C. 人生的哲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苦难,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现。
  • 李白《将进酒》:虽然歌颂了人生的豪情,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对命运的无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现代诗歌流派与风格》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满江红(咏砧声) 满江红 咏青阳署中老桑 满江红十六首 其三 满江红 程古狂招集舟中 满江红·李子范学长制此赠余五九初度,次酬 满江红 八月五日联句 满江红 埃德加 其二 斯诺先生哀 满江红 其四 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 满江红 蒜山怀古,西津渡同人约赋,用梅村韵 满江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世之师 南疆铁路 示字旁的字 英雄难过美人关 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靴烛 病由口入 行阡 病字头的字 耂字旁的字 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龙蛇飞动 地主之仪 丶字旁的字 谬彰 包含灶的词语有哪些 沐浴膏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