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沈迈士老画师年九十三,以秋宵作画诗见示,赋此为赠》

时间: 2025-05-02 17:55:04

诗句

莫道生花笔一枝。

何如三妙画书诗。

惟师造化宗中正,自乐天和慕启期。

凌岱顶,月明时。

迷濛玉女蹑仙梯。

高吟梦觉秋宵起,腕底烟云万岫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55:04

原文展示:

鹧鸪天·沈迈士老画师年九十三,以秋宵作画诗见示,赋此为赠
作者: 张珍怀

莫道生花笔一枝。何如三妙画书诗。
惟师造化宗中正,自乐天和慕启期。
凌岱顶,月明时。迷濛玉女蹑仙梯。
高吟梦觉秋宵起,腕底烟云万岫飞。


白话文翻译:

不要说只凭一枝生花的笔,
何必与那三家绝妙的书画相比。
只有老师以自然为宗,心中正直,
自己乐在其中,和谐地追求理想。
在岱顶,月光明亮的时刻,
迷离的玉女轻轻走上仙梯。
我在梦中高唱,秋夜醒来,
手中挥洒烟云,万山飞扬。


注释:

字词注释:

  • 生花:比喻创作灵感或才华横溢。
  • 三妙:指的是书法、绘画、诗歌三种艺术形式。
  • 宗中正:指道德和艺术的中正之道。
  • 乐天和:指自得其乐,心态平和。
  • 凌岱顶:指在泰山的顶峰。
  • 迷濛:模糊、朦胧的样子。
  • 玉女:古代神话中天女的形象。
  • 梦觉:梦中醒来。

典故解析:

  • 岱顶:指泰山顶,山高月明,象征着追求崇高理想的境界。
  • 玉女:传说中天上的仙女,象征着美好和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珍怀,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意象丰富著称,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了赠送给年逾九旬的画师沈迈士,表达对老画师艺术造诣的敬仰及对其创作生活的赞美。诗中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老画师的赞美,表达了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人生哲学的思考。诗的开头以“莫道生花笔一枝”揭示了艺术创作的灵感并非单靠技巧,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和自然的感悟。接着,诗人强调了“惟师造化宗中正”,体现出老画师追求自然与真实的艺术理念。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提到的“凌岱顶”和“月明时”,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表现了艺术家在自然中寻找灵感的状态。而“迷濛玉女蹑仙梯”则增添了一种神秘感,象征理想与美的追求。

最后,诗的尾声以“高吟梦觉秋宵起”结束,表现出诗人在艺术创作中经历的灵感与觉醒,体现了艺术与自然的交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邃理解和对老画师的敬爱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道生花笔一枝:不要只看一支好笔的表面,艺术的真正内涵更深。
  2. 何如三妙画书诗:与书法、绘画和诗歌三者相比,笔法的技巧显得微不足道。
  3. 惟师造化宗中正:老师所追求的是自然造化,心中正直。
  4. 自乐天和慕启期:他乐于自然的和谐,追求理想的境界。
  5. 凌岱顶,月明时:在泰山的顶峰,月光明亮的夜晚。
  6. 迷濛玉女蹑仙梯:朦胧中,玉女轻盈地走上仙梯。
  7. 高吟梦觉秋宵起:在梦中歌唱,醒来时感受到秋夜的灵感。
  8. 腕底烟云万岫飞:手中挥洒的烟云,万山飞扬,展现了艺术的自由与广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艺术创作比作自然造化,强调内在的修养。
  • 对仗:如“凌岱顶,月明时”对称工整,提升了诗的韵律美。
  • 意象:通过“玉女”和“仙梯”等意象,表达理想与美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艺术创作的内在修养与自然感悟,传达了对老画师的敬意和对艺术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对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生花:象征灵感的涌现。
  • 三妙:代表艺术的多样性。
  • 玉女:象征美好与理想。
  • 月明时:象征清晰与宁静的创作环境。
  • 烟云万岫:象征艺术灵感的自由与奔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妙”指的是什么?

    • A. 音乐、舞蹈、绘画
    • B. 书法、绘画、诗歌
    • C. 诗歌、小说、散文
  2.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理想与美的追求?

    • A. 秋宵
    • B. 玉女
    • C. 生花
  3. 诗中提到的“凌岱顶”象征着什么?

    • A. 追求高峰的理想
    • B. 现实生活的困扰
    • C. 个人的烦恼

答案:

  1. B;2. B;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张珍怀的《鹧鸪天》与李白的《月夜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理想的追求,但张珍怀更关注于艺术创作的内在修养,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近代诗人作品分析》

相关查询

增城村居即事 其五 客中寄丁景行 题画共十六首 其十三 徐南塘惠借袁海叟集附谢 酬李适庵 建州人歌 春日即事 其二 状元瑞莲一茎三花 何处士赏静亭 偈颂二十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屮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忧居 宝盖头的字 无字旁的字 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鬥字旁的字 望子成龙 氏姓 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鼠壤 罢国 肤末支离 刳形去皮 立竿见影 伊朗高原 名师出高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