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0:2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0:29:39
《鹧鸪天(咏渔父)》
作者:王质 〔宋代〕
一只船儿任意飞。眼前不管是和非。
鱼儿得了浑闲事,未得鱼儿未肯归。
全似懒,又如痴。这些快活有谁知。
华堂只见灯花好,不见波平月上时。
这只船儿随意在水面上漂浮,眼前的事物不再关心对与错。
鱼儿得到了悠闲的生活,但鱼儿却未曾归来。
这景象好似懒散,又如痴迷。这样的快乐又有谁能理解呢?
华美的厅堂里只看见灯光闪烁,却看不见平静的水面和明亮的月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质,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清新自然、闲适的诗风闻名,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创作背景:
《鹧鸪天(咏渔父)》是王质对渔父生活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反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王质的《鹧鸪天(咏渔父)》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全诗的意境非常轻松,船儿在水面上随意漂浮,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鱼儿得了浑闲事”,表现了渔父对生活的满足与知足。即使鱼儿不愿意归来,也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选择:享受当下,不必回归世俗的纷扰。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比,指出华堂内的灯光璀璨,却缺乏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暗示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漠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这种对比也让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渔父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自由和内心宁静的向往,表达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核心思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任意飞”指的是什么?
A. 船在水上自由漂浮
B. 鱼在水中游动
C. 风在空中吹动
诗中提到的“华堂”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物质生活的繁华
C. 渔夫的生活
诗中“全似懒,又如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厌倦
B. 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俗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质的《鹧鸪天(咏渔父)》与辛弃疾的《青玉案》均表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赞美,但王质更侧重于对悠闲生活的描绘,而辛弃疾则更强调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两者皆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关注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