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03
何地堪逃暑,空堂坐学僧。
扫阶风作帚,照壁月为镫。
但得心如水,无劳客似蝇。
簿书重叠置,抱膝谢良朋。
哪里才可以躲避酷暑呢?只能在空荡荡的堂屋里像学僧一样静坐。
扫地的风像扫帚一样轻拂,照在墙壁上的月光就像灯光。
只要心境如水般清澈,就不必像那些打扰的蝇虫一样烦扰。
书籍重叠放置,我抱膝静坐,拒绝良朋的来访。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心如水”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清静与淡泊的生活态度,可能借鉴了道家哲学的思想。
作者介绍: 善泰,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雅士重视修身养性的时代。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的生活感受与哲学思考,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盛夏,作者在酷热的环境中寻求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清凉环境的向往与对喧嚣生活的厌倦。
《消夏》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夏季酷暑中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景。诗的前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无处可逃的无奈,但他并未因此沮丧,反而选择了在空堂中静坐,像学僧一样修身养性,这是对浮躁社会的一种反叛。接下来,“扫阶风作帚,照壁月为镫”,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自然界的清凉与宁静,风和月光分别象征着自然的恩惠,带来一丝清凉的慰藉。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外界纷扰的厌倦,拒绝良朋的来访,选择与书籍为伴,反映出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喧嚣世俗的反思与超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强调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喧嚣社会的反思。
答案: 1.A 2.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