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无夜二绝》

时间: 2025-05-06 01:55:57

诗句

春风灯火倾城醉,明月花枝满地寒。

不是陇头新麦绿,田夫未肯远来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5:57

原文展示:

无夜二绝
春风灯火倾城醉,
明月花枝满地寒。
不是陇头新麦绿,
田夫未肯远来看。

白话文翻译:

春风吹拂,灯火辉煌,整个城市陶醉在美丽的夜景中;明月照耀,花枝摇曳,地面上透着一片寒意。并不是陇头的新麦泛起绿意,田间的农夫依然不愿意远道而来观看。

注释:

  • 倾城:形容城市的景色美好,令人陶醉。
  • 花枝:树木上的花和枝条。
  • 陇头:指田边的地方,农田的边缘。
  • 新麦:新收割的麦子,象征丰收的季节。
  • 田夫:农夫,指从事农业劳动的人。

典故解析:

“明月花枝”可以联想到古诗中常用的意象,传达出春夜的宁静与美好。古代诗人常以月亮、花枝来描写自己的思乡情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刚中,宋代诗人,以作品的清新、自然著称。他的诗风受到当时社会的影响,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春季,正值农忙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夜的美丽景象,反映出农民辛劳与生活的对比,寓意深刻。

诗歌鉴赏:

《无夜二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夜的美丽与农民的辛劳,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春风、灯火、明月和花枝构成的醉人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迷离的氛围。然而,后两句则转向现实,表达了农夫在田间忙碌的情景,尽管夜色如画,他们却无暇顾及这样的美景,反映了农民的辛劳与对自然的敬畏。

从艺术风格上看,诗中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前后两联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是人们陶醉于夜景的恬静,后者则是农民为生计而辛勤劳作的真实写照。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更引发了读者对生活的深思:即便在最美的时刻,仍有一些人在默默付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风灯火倾城醉:春风轻拂,灯光璀璨,整个城市沉醉在这美好夜色中。
  2. 明月花枝满地寒:明亮的月光照在盛开的花枝上,地面却透着一丝寒意。
  3. 不是陇头新麦绿:并非田边新麦的绿意盎然。
  4. 田夫未肯远来看:农夫仍未能抽身前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修辞手法

  • 对仗:诗的上下联在结构上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灯火、春风、明月、花枝等意象交融,构成了美丽的春夜画面。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春夜的美丽与农民辛劳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劳动者的敬意,体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
  • 灯火:代表热闹与繁华。
  • 明月:象征清澈与宁静。
  • 花枝:代表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田夫:象征勤劳与朴实的农民形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风灯火”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安静的乡村
    • B. 繁华的城市
    • C. 荒凉的田野
      答案:B. 繁华的城市
  2. 诗中提到的“田夫”指的是谁?

    • A. 商人
    • B. 农民
    • C. 学者
      答案:B. 农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郑刚中的《无夜二绝》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生活的关系,但郑刚中更多地关注农民的现实生活,而白居易则侧重于表达离别的情感与对生命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哭无逸兄三首 其三 哭无逸兄三首 其二 哭无逸兄三首 其一 朱濠州挽词二首 其二 朱濠州挽词二首 其一 七夕书事 萤火 暮春久雨 春寒 观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至字旁的字 滴水成冻 鞭丝帽影 大字旁的字 斗柄 鬯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楼台亭阁 包含肱的词语有哪些 进退失措 戍栅 东来紫气 忏谢 包含瘠的词语有哪些 望风捕影 内外交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