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4:5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50:02
闻竹溪得玉局祠二首
作者:刘克庄
诸将时时送捷书,
未知西事近何如。
剑关昔有豺狼守,
焦获今无玁狁居。
全盛海棠多剪伐,
久枯庙柏再扶疏。
汉家似欠相如檄,
岂特殊廷要扫除。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局势的关心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提到将领们不断送来捷报,但对西方战事的进展却不清楚。剑关曾经有豺狼守卫,而如今却没有敌人驻守。盛开的海棠花常常被修剪,而庙里的柏树则久已枯萎,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以复生。汉朝似乎还欠缺对相如的文书,难道是特别的事情需要在朝廷上处理吗?
刘克庄(1187-1269),字德裕,号云谷,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其诗风多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难当头、外敌环伺的艰难时刻。诗人通过对国家局势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忧虑。
刘克庄的《闻竹溪得玉局祠二首》通过对战争局势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诗中开头几句提到将领们频频送来捷报,然而对于战事的具体情况却并不明了,这种矛盾感让人感受到战争的复杂与无奈。接着,诗人用“剑关昔有豺狼守”来暗示昔日的战斗与防守,而“焦获今无玁狁居”则表达了敌人退去后的空虚感,似乎在说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安全。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诗人提到“全盛海棠多剪伐,久枯庙柏再扶疏”,通过对比表现了国家的盛衰与自然的变化,海棠的盛开与被剪伐,柏树的枯萎与复生,暗示着国家命运的无常和变化。最后,诗人提及汉家的“相如檄”,表达了对国家治理与文治的渴望,显示出他对政治的关注和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又有对历史的深思,透过古人的视角,展现出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中提到“捷书”指的是什么?
“剑关昔有豺狼守”中的“豺狼”象征什么?
诗人对国家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