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次道西都元日怀不疑见寄》

时间: 2025-04-30 21:21:33

诗句

露冕优分竹,题舆佐画圻。

比年携手乐,兹日赏心违。

斋祀春来并,娱游别后稀。

谁怜从窭卒,草际犯寒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1:33

原文展示

露冕优分竹,题舆佐画圻。
比年携手乐,兹日赏心违。
斋祀春来并,娱游别后稀。
谁怜从窭卒,草际犯寒归。

白话文翻译

在竹林中游玩时,露珠在冠冕上闪耀;我在车上题写诗句,伴随着美丽的画面。
去年我们一起享受欢乐,而今天却因赏心的事而感到违和。
春天的祭祀与游乐常常相伴,但自从分别后,游玩的机会却变得稀少。
谁会怜悯我这个贫穷的人,在草丛中冒着寒风归来呢?

注释

  • 露冕:露珠和冠冕,形容清晨的美好景象。
  • 优分竹:游玩于竹林之中。
  • 题舆:在车上写诗。
  • 画圻:画作或美丽的景象。
  • 斋祀:祭祀活动。
  • 从窭卒:意为贫穷的人,窭是贫穷的意思。
  • 草际:草丛的边缘,指归来的路途。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通过“斋祀”和“春来”等词汇,可以联想到古人对春天的重视与对祭祀仪式的尊重。古代春天常常是祭祀的时节,表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且在诗词方面也颇有造诣,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诗作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朋友的思念,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对朋友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起初,诗人通过“露冕优分竹”这样的意象,传达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但随后便转入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中“比年携手乐,兹日赏心违”一句,体现了时光的流逝带来的淡淡忧伤。诗人在享受春日美景时,却感到心情的违和,似乎在提醒自己与朋友之间的距离与改变。最后两句则是对自己处境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孤独感和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由美好转向忧伤,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经历的思绪变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冕优分竹:描绘春天清晨的美丽,突显自然的生机。
  • 题舆佐画圻:表达诗人在车上写诗的情景,表现出对美好景色的欣赏。
  • 比年携手乐,兹日赏心违:回忆过去的快乐,感慨如今的心情与意境不同。
  • 斋祀春来并,娱游别后稀:祭祀与游乐本应相伴,但因分别而显得稀少。
  • 谁怜从窭卒,草际犯寒归:折射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表达对自己境遇的怜悯。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比年携手乐,兹日赏心违”,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感受。
  • 意象:春天、竹林、车上写诗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春意与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孤独对比,表达了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
  • :代表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象征着清新、纯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斋祀”指的是什么? A. 祭祀活动
    B. 娱乐活动
    C. 学习活动

  2. 诗人对过去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记
    B. 怀念
    C. 厌恶

  3. “谁怜从窭卒”中的“窭”是什么意思? A. 富有
    B. 贫穷
    C. 忙碌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司马光的这首诗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但前者更侧重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而后者则强调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生的豪情。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上各有特色,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资治通鉴》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峡州赵教授春后雪中惠酒 和峡州赵教授春后雪中惠酒 和王南运八阵碛 和王季行制干昌溪即事 和王季行制干昌溪即事 和桃源宰赵存礼韵 和苏提举喜雨 和全母弟题暖重三丈居 和全父弟巫山峰韵 和全父弟立秋喜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贾的成语 疾恶如风 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另日 安分守理 竹器 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与人为善 乔模乔样 贼子乱臣 金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艮字旁的字 伏处枥下 乞嚯 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