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7:18
萸房迎令节,菊蕊入芳筵。
华烛初长夜,清霜未冷天。
悲风咽横吹,骤雨送繁弦。
聊附邹枚客,敢希园绮贤。
在这迎接节令的日子里,萸房散发着芬芳,菊花的花蕊也盛装出席宴会。
华丽的烛光刚刚点亮漫长的夜晚,清凉的霜气尚未使天空变冷。
悲伤的风呜咽地横吹而过,骤然降临的雨水伴随着悠扬的乐声。
我愿借此机会附庸于邹枚之客,敢于期待园中的绮丽贤者。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深受后世推崇。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时事的关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六日四老会时,反映了诗人在节日聚会中对友人的怀念与对自然景象的感悟。诗人在欢聚的同时,心中却有一丝悲凉,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又和六日四老会》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节日的氛围,表现了欢庆与惆怅并存的复杂情感。开篇以“萸房迎令节,菊蕊入芳筵”描绘了节日的祥和与美好,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气氛。接着,诗人用“华烛初长夜,清霜未冷天”展示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孤独与思索。
“悲风咽横吹,骤雨送繁弦”则引入了自然的变幻,风雨交加与乐音相伴,体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聊附邹枚客,敢希园绮贤”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渴望,以及对才华的向往,尽管内心仍有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写,将节日的喜庆与内心的孤独、对友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节日的描绘及自然景象的感叹,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思念,蕴含着深刻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萸房”主要象征什么?
“华烛初长夜”中的“华烛”指代什么?
诗人对“邹枚客”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