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0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09:36
芳草迢迢客路长,柳边吹絮燕泥香。
桐花拆尽春归去,犹倚危阑问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漫长的旅途,芳草延绵不绝,柳树旁轻风拂动,飞扬的柳絮和泥土的芬芳交织在一起。随着春天的结束,桐花已然凋落,我仍旧倚靠在高台的栏杆上,向夕阳询问归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柳边”、“燕泥”均可见于古诗词中,象征春的生机与别离的惆怅。
作者介绍: 施枢,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歌见长。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并常融入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晚望》创作于春末夏初,正值万物复苏与生命轮回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的留恋,同时也流露出对归家的思考与渴望。
《晚望》以优美的自然景象引入,勾勒出一幅春末的图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芳草迢迢客路长”一句,揭示了漫长的旅途与对家的思念,暗示了人生旅途的艰辛与远方的渴望。接着,诗人通过“柳边吹絮燕泥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诗意的春日氛围,柳树和燕子的出现,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繁盛与温暖。
随着“桐花拆尽春归去”,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流逝,桐花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最后一句“犹倚危阑问夕阳”,展现了孤独的身影与对未来的思考,夕阳的意象不仅代表着一天的结束,也象征着人生的终点和归宿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构思巧妙,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归家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命题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芳草迢迢”意指什么?
“柳边吹絮燕泥香”描绘了什么场景?
诗中“桐花拆尽春归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人生与时光的思考,但采用了更多的历史典故和豪放的情感。与施枢的细腻描写相比,李白更强调个体的渴望与豪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