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8:25
飞尽沙田到水乡,年年来往为谁忙。
只贪月夜芦花宿,不是将身傍稻粱。
这首诗描述了大雁飞过沙田,来到水乡的情景。每年大雁不断往返,究竟为谁而忙碌呢?它们只是在月夜的芦苇花旁栖息,而不是为了靠近稻谷和粮食。
诗中提到的大雁往返的景象,常常被用作时光流逝和自然变迁的象征。大雁迁徙的行为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赋予了思乡和游子的情感,表现出对归属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
施枢,字子真,号东山,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贴近生活见长,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
本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以大雁的迁徙象征流离失所的生活,同时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闻雁》这首诗以大雁为主题,通过对大雁迁徙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前两句“飞尽沙田到水乡,年年来往为谁忙”,通过描绘大雁飞过沙田来到水乡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无言的孤独与奔波,给人以思考:这些大雁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忙碌?这不仅仅是对大雁的疑问,也隐含着对人类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
后两句“只贪月夜芦花宿,不是将身傍稻粱”,则展现了大雁栖息在芦花丛中、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安逸,强调了自然的美好与人类的追求之间的矛盾。诗人在这里似乎在劝诫人们,不要总是追求物质的满足(如稻粱),更应该珍惜那些自然的、简单的快乐。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大雁的形象,诗人传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孤独却又向往自由的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物质生活的思考,借用大雁的迁徙象征人类的生存状态,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矛盾,鼓励人们珍惜生活中的简单与宁静。
诗中提到的“水乡”象征什么?
诗中“年年来往为谁忙”表达了什么情感?
在诗中,大雁栖息的地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