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9:31
《征部乐·和份士除夜柬内子韵却寄细君》 —— 杨葆光 〔清代〕
别离经岁,深悔屡把春光掷。只为相如四壁。愁分与凄苦吟蟀。容易过相思夕。怕缩地长房难觅。更欲笑北地胭脂,莫问祁连好颜色。家书偶寄,临缄未罄,心事最难抛得。但愿是离愁时遣,强加餐饭,聊且排岑寂。隔河天女,总不废七襄勤织。更善顾老母娇儿,起居安适。
离别已经过了一年,深感后悔曾经浪费了多少春光。只因在相如的四壁中感受到愁苦,吟唱着悲伤的蟋蟀。容易度过思念的黄昏,却害怕缩短的距离难以再相见。更想笑谈北方的胭脂,莫问祁连山的美景如何。偶尔寄出家书,虽然信未写完,但心中的忧虑难以抛弃。只希望在离愁时能解脱,强迫自己吃饭,聊以排遣孤独。隔着河流的天女,依然在辛勤地织布。更要照顾好年迈的母亲和娇嫩的孩子,让他们生活安适。
杨葆光,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作品多表现离愁别恨,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此诗创作于除夕之际,作者因离别而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思念,借此表达对家人和亲人的关怀与思念。
这首诗以清新而忧伤的笔调,描绘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关心。开篇以“别离经岁”开头,直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后的孤独感。诗中通过“愁分与凄苦吟蟀”传达出孤独的情感,蟋蟀的吟唱成为了思念的象征,增添了几分凄凉。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缩短相距的渴望,但又感叹这种愿望的无奈。
“家书偶寄”一句,展现出信件传递情感的无奈和心事重重,情感真实而细腻。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愿望自己的母亲和孩子能够安好,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责任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亲人的深情厚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后的孤独与对家庭的思念,表达了对亲人深切的关爱与责任感,传达了人们在离愁别绪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愁分与凄苦吟蟀”中的“蟋蟀”象征了什么?
“家书偶寄,临缄未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