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 其一 梦返江南》

时间: 2025-05-07 07:21:34

诗句

斜月三更。

薄帏夜卷西风冷。

半床花影。

寂寂愁难醒。

万里关山,付与红蕤枕。

烽烟警。

音书偏梗。

梦越梅花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1:34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其一 梦返江南
作者: 左锡嘉 〔清代〕

斜月三更。薄帏夜卷西风冷。
半床花影。寂寂愁难醒。
万里关山,付与红蕤枕。
烽烟警。音书偏梗。
梦越梅花岭。


白话文翻译:

在斜月的照映下,已经是三更时分。薄薄的帷幕被夜风卷起,带来一丝凉意。
床上半边映着花影,静静地让我愁苦得难以入眠。
遥远的万里关山,已将我的思念寄托在红色的枕头上。
烽火警报响起,音信却相隔遥远。
我在梦中越过梅花岭,回到了江南。


注释:

  • 斜月:指的是月亮的形状,通常指弯曲的月亮,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薄帏:指轻薄的帷幕,象征着幽静的夜晚。
  • 半床花影:指床上映射出的花的影子,传达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意境。
  • 红蕤枕:红色的枕头,象征着思念和情感的寄托。
  • 烽烟警:指战乱的警报,暗示着外界的动荡与不安。
  • 梅花岭:梅花的生长地,象征着美丽与思乡之情。

典故解析:

  • 梅花:在古代诗词中,梅花常常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质,传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寓意着一种孤高的情怀。
  • 烽烟:古代用烽火传递消息,象征着战乱与紧张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左锡嘉,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词作见长。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清代,社会动荡,战争频繁,诗人因身处乱世而生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点绛唇 其一 梦返江南》是一首充满了思乡情怀的词作。整首词在夜深人静的氛围中,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江南的深切怀念。开头的“斜月三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凉意的夜晚,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随着“薄帏夜卷西风冷”的描写,夜的寒冷和孤独感愈加明显。在这种环境下,诗人的内心愁苦也随之而来,“寂寂愁难醒”表现了他在愁绪中无法入眠的状态。

接下来的“万里关山,付与红蕤枕”,通过对遥远的山河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红色的枕头不仅是物质上的枕头,更象征着情感的寄托。最后的“烽烟警。音书偏梗”则引入了外界的动荡与不安,进一步加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江南的热爱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充满了浓厚的思乡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斜月三更: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孤独。
  • 薄帏夜卷西风冷:通过薄帷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气氛。
  • 半床花影:花影的意象传达了美好与忧愁交织的情感。
  • 万里关山,付与红蕤枕: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故乡的寄托。
  • 烽烟警:暗示了战乱的紧张情境,增加了诗作的历史感。
  • 音书偏梗:表达了因战乱而导致的音信不通的无奈。
  • 梦越梅花岭:梅花岭象征着美好,回梦中的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乡之情比作梦境,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用“愁难醒”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 对仗:如“烽烟警”、“音书偏梗”的对仗句式,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诗人展现了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月: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薄帏:代表宁静的环境和内心的愁苦。
  • 花影:传达美好与哀愁的交织。
  • 关山:象征着遥远的故乡与思念的距离。
  • 烽烟:象征战争与不安的现实。
  • 梅花岭:象征着美好、坚韧的故乡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左锡嘉
    • C) 苏轼
    • D) 杜甫
  2. “薄帏夜卷西风冷”中的“薄帏”指的是什么?

    • A) 厚重的窗帘
    • B) 轻薄的帷幕
    • C) 纸张
    • D) 布料
  3. 诗中的“梅花岭”象征着什么?

    • A) 战争
    • B) 思乡之情
    • C) 富贵
    • D) 友谊

答案

  1. B) 左锡嘉
  2. B) 轻薄的帷幕
  3. B) 思乡之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描绘了对故乡的情感,且有较强的历史背景。

诗词对比

  • 《点绛唇 其一 梦返江南》《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后者则更直接地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华诗词大典》

相关查询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见候 其五 咏史上·豫让四首 论语·闻政章四首 秋日即事五首 咏史下·司马攸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读史八首 咏史下·陆机 咏史上·楚元王交 咏史下·苻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面讨好 龙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男扮女装 又字旁的字 包含薰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诘的成语 学究天人 飠字旁的字 一望无垠 竖心旁的字 玉软香温 成速 乡晨 惠贶 固然 喜峯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