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奔医时亭往攸县省觐》

时间: 2025-07-26 19:51:47

诗句

雪恰来时子恰行,白云飞边双眼明。

阿母几年不相见,阿兄唤渠来作伴。

探囊半粒黄金丹,湘南小儿开病颜。

江西两奔留不住,并被湘南夺将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51:47

原文展示:

送奔医时亭往攸县省觐
——杨万里

雪恰来时子恰行,
白云飞边双眼明。
阿母几年不相见,
阿兄唤渠来作伴。
探囊半粒黄金丹,
湘南小儿开病颜。
江西两奔留不住,
并被湘南夺将去。

白话文翻译:

在雪正好降下的时候,你正好出发,
白云飘动间,双眼明亮如星。
母亲已经好几年没有见面,
哥哥叫你来陪伴我。
掏出半粒黄金丹,
让湘南的小儿换回病容。
江西的两位奔医无法留下,
全被湘南夺走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正好,恰好。
  • :出发,行走。
  • 阿母:母亲。
  • 几年:指多年,表示时间久远。
  • 阿兄:哥哥。
  • :他,指代奔医。
  • 探囊:掏出袋中的东西。
  • 黄金丹:指一种珍贵的药物,可能暗指医治的药方。
  • 湘南:指湘江以南地区,可能是此地的特定地方名。
  • 开病颜:指恢复健康的面容。
  • 两奔:指两位医生或奔波于医疗之间的人。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家人思念与医者责任的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晚号“天台山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咏物抒情而著称,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独到见解使他在诗坛上独树一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对奔赴湘南的医者的送别,表达了对家人深切的思念以及对医治病患的责任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亲情和健康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结合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情感丰富的画面。开头的“雪恰来时子恰行”,用雪景渲染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带着一种送行的仪式感。白云飞动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天空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流动。接着,诗人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思念,展现了对母亲和兄长的深情,表达了对团聚的期待和现实的无奈。

“探囊半粒黄金丹”一联,通过对医者的描写,表现出他在拯救他人健康方面的努力与无私奉献,反映出医者仁心的崇高理想。而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江西奔医的惋惜,暗示了医者在救治病人时的艰辛与无奈,体现了社会对医者的需求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家庭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深具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恰来时子恰行:雪正好降下时,你正好踏上旅程,展现出自然与人的和谐。
  2. 白云飞边双眼明:白云飘动间,双眼如星般明亮,传达出对远行者的关注与期待。
  3. 阿母几年不相见:母亲已经好几年未曾相见,体现出亲情的疏离和思念的深重。
  4. 阿兄唤渠来作伴:哥哥呼唤你来陪伴,增强了家庭的温暖感。
  5. 探囊半粒黄金丹:掏出一颗珍贵的药,象征着为他人奉献的医者精神。
  6. 湘南小儿开病颜:湘南的小儿恢复了健康的面容,显示了医者的成功与贡献。
  7. 江西两奔留不住:两位奔波的医者无法停留,表明了医者的辛劳与牺牲。
  8. 并被湘南夺将去:最终被湘南夺走,寓意着资源的紧缺与医者的稀缺。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金丹”比喻珍贵的药物,表达了医者的重要性。
  • 拟人:白云与双眼的描绘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情味。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奔医的送别,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思念与对医疗事业的尊重,传达出人们对健康和团聚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纯洁与新生,映衬出送别的氛围。
  2. 白云:象征流动与变化,体现生活的无常。
  3. 黄金丹:象征珍贵的生命与健康,体现医者的价值。
  4. 湘南:地名象征,代表着医疗资源的流动与竞争。
  5. 阿母与阿兄:家庭情感的象征,强化了思念与温情的主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阿母”指的是谁?
    A. 妹妹
    B. 妈妈
    C. 妻子
    D. 朋友

  2. “探囊半粒黄金丹”中的“黄金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药
    B. 一种食物
    C. 一种饮品
    D. 一种珠宝

  3. 诗中提到的“湘南”是指哪个地区?
    A. 江西以南
    B. 湖南以南
    C. 北京以南
    D. 上海以南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夜喜雨》相比,杨万里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国事的关怀。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情的关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台城路 台城路 台城路 樊榭生日恬静斋雅集 台城路 戊子秋城南诗社雅集,时为择庐丈殡期后二日,自此城南遂无社集矣 台城路 咏枯树,和鹓雏韵 台城路 为余素盦题词砚斋品砚图 台城路 和师言送春 台城路 寒食后雨轩独坐,次复孺韵 以上六首 台城路 次邵复孺韵 台城路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恫悔 裁长补短 刑戮 稳坐钓鱼船 业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朋齿 不知香臭 人间地狱 馬字旁的字 市狙 麻字旁的字 忍饥受饿 弃其馀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