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9:01
田路直复萦,肩舆斜还正。
如何晴三日,犹自滑一径。
缺岸有危践,方轸无稳兴。
不跌先独惊,稍坦深自庆。
肯信坐者安,不及行者病。
昨来九轨涂,可思不可更。
忽逢两苍虯,争此一照乘。
颇欲问故老,双争谁孤胜。
水声乱人语,一辞无真听。
轻风泛秧畴,众绿久未定。
崎岖从此始,辛苦何时竟。
田间小路蜿蜒曲折,肩上的轿子斜着也还算正。
怎么会晴了三天,路上还是滑得很。
缺少的岸边有危险的踏空,方形的轿子没有稳当的兴致。
我不摔倒就先感到惊慌,稍微平坦的地方深感庆幸。
相信坐着的人安逸,哪比得上行走的人辛苦。
昨天走过的九条泥路,虽可思念却无法再走。
忽然遇见两条青龙,争抢这一个照面的机会。
我真想问问老前辈,这两条龙争斗谁胜谁负。
水声搅乱了人们的谈话,听到的每一句都没有真意。
轻风吹拂着稻秧的田畴,满眼的绿意却久久未定。
崎岖的道路从此开始,辛苦何时才能结束?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宗干,号阮亭,宋代著名诗人和词人。他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生活的艰辛与乐趣。杨万里的诗风清新流畅,常用平易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表达了作者在田间小道上的游历感受。他在自然中感受到的艰辛与美好,体现了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悟。
《小憩二龙争珠》描绘了一个在田间行走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前两句写田路的曲折与轿子的斜立,隐喻了生活的艰难与不易。接着,诗人提到三天的晴天,却仍然感到泥路的滑溜,这不仅是对天气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后面的几句通过写水声、风声,描绘出一种喧杂而又迷茫的氛围,体现了人在自然中与自我的对话。最终,诗人表达了对行走的赞美,认为行走者比坐着的人更能体会生活的真谛。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深厚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间的艰难行走,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诗人认为,行走的人虽辛苦,但更能体会生活的真实与美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肩舆”指的是什么?
诗人认为“坐者”和“行者”的区别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九轨涂”象征什么?
答案:
《归园田居》与《小憩二龙争珠》均描绘了田园生活,前者更注重个人的归隐与宁静,后者则强调行走中的艰辛与对生活的反思。两者在审美上各有特色,表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