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翠屏夕照》

时间: 2025-05-02 12:16:05

诗句

残阳当返照,紫色满山屏。

石壁含馀耀,层崖入暮青。

光连双翠岱,影倒小邱亭。

树色看明灭,岩光入渺冥。

残烟閒度晚,归鸟倦舒翎。

可是关荆画,披图映曲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6:05

翠屏夕照

原文展示:

残阳当返照,紫色满山屏。
石壁含馀耀,层崖入暮青。
光连双翠岱,影倒小邱亭。
树色看明灭,岩光入渺冥。
残烟閒度晚,归鸟倦舒翎。
可是关荆画,披图映曲棂。


白话文翻译:

夕阳快要落下,紫色的光辉洒满了山的屏障。
石壁上闪耀着余晖,层叠的崖壁映入了深蓝的暮色。
光辉连接着双峰,影子倒映在小亭子上。
树的颜色时明时灭,山岩的光影隐没在幽暗中。
残烟在傍晚悠然飘荡,归来的鸟儿疲倦地舒展翅膀。
这情景恰似关汉卿的画作,图画的光影映照在曲折的窗棂上。


注释:

  • 残阳:夕阳,指即将落下的太阳。
  • 返照:反射的光芒。
  • 层崖:层叠的山崖。
  • :指泰山和岱宗,象征高大雄伟的山。
  • :鸟的羽毛。
  • 关荆:关汉卿,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此处可能指其作品中的美丽画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学鹏,清代诗人,以工整的诗风和丰富的自然描写而闻名。其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行游于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美妙,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思考,反映了清代文人对山水诗的推崇。


诗歌鉴赏:

《翠屏夕照》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晚秋山水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夕阳、山峦、树木、归鸟等自然景色融汇在一起,展现了黄昏时分的宁静与美丽。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感悟。

在首联“残阳当返照,紫色满山屏”中,诗人通过描绘残阳的余晖,创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接下来的“石壁含馀耀,层崖入暮青”则通过对石壁和山崖的描写,表现出秋天的肃穆与宁静。而“光连双翠岱,影倒小邱亭”则将光影变化与自然景观结合,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树色看明灭,岩光入渺冥”的描写,表现出光影的变幻与时光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最后两句通过描写残烟和归鸟,让整首诗在宁静中带有一丝生活气息,令人沉思。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以及在自然中感悟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残阳当返照:夕阳即将落下,光线开始变得柔和。
    2. 紫色满山屏:紫色的光辉洒满了山的屏障,描绘出宁静的晚景。
    3. 石壁含馀耀:石壁上闪耀着余晖,表现出夕阳的余光。
    4. 层崖入暮青:层叠的山崖映入深蓝的暮色,增强了色彩的对比。
    5. 光连双翠岱:光辉连接着双峰,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山。
    6. 影倒小邱亭:影子倒映在小亭子上,增加了景深感。
    7. 树色看明灭:树的颜色时明时灭,表现光影的变化。
    8. 岩光入渺冥:山岩的光影隐没在幽暗中,营造出一种神秘感。
    9. 残烟閒度晚:残烟在傍晚悠然飘荡,表现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10. 归鸟倦舒翎:归来的鸟儿疲倦地舒展翅膀,描绘出自然的生动。
    11. 可是关荆画:这情景恰似关汉卿的画作,提及人文艺术的影响。
    12. 披图映曲棂:图画的光影映照在曲折的窗棂上,展现出诗人对美的追求。
  • 修辞手法:

    1. 比喻:用“残阳”比喻时间的流逝。
    2. 拟人:将“归鸟”描绘得生动形象,展现其疲惫与舒展。
    3. 对仗:如“层崖入暮青”和“光连双翠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借助晚秋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山岱:代表高尚与雄伟的品质。
  • 归鸟:象征归属与安宁。
  • 残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残阳”指的是哪个时段?
    A. 正午
    B. 黄昏
    C. 清晨
    D. 半夜

  2. 诗中提到的“关荆”是谁?
    A. 唐代诗人
    B. 元代杂剧作家
    C. 清代画家
    D. 宋代书法家

  3. 诗中“树色看明灭”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光影的变化
    B. 树的生长
    C. 天气的变化
    D. 动物的活动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山中杂诗》王维:表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对比:

  • 柳学鹏的《翠屏夕照》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描绘山水之美,但《翠屏夕照》更侧重于光影变化,而《鹿柴》则展现了山水的静谧与和谐。
  • 解析:柳学鹏通过细腻的光影描写,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而王维则通过简洁的描绘,传达了对静谧之美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新秋 书适 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 论邻人 病小减复作 道室试笔六首 其六 舟中作 雨夜枕上作 寄子虡 秋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信效 折文旁的字 养晦韬光 沟满壕平 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言之无物 铜腥 业字旁的字 包含窍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杼的词语有哪些 临事制变 危滞 淹茂 双人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跷蹀 攘臂而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