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6:30
丹渡晴帆
作者: 柳学鹏 〔清代〕
苍茫丹港阔,一叶挂云晴。
棹击清波碎,帆悬晓曙迎。
扬风随曲水,驾浪鼓层浤。
舳映残烟净,窗含半月明。
停桡芳草陌,轻渡落猿声。
认得津头路,兴怀万里情。
这首诗描绘了辽阔的丹港,晴空万里,船只在阳光下轻盈地航行。船桨拍打着清澈的波浪,帆在晨曦中迎风而起。顺着曲折的水道扬起风帆,乘着波浪缓缓前行。船首映照着残余的烟雾,窗户透出半轮明月的光辉。停下船桨,漫步在芳草萋萋的岸边,轻轻穿过落下的猿声。认得回家的路,心中涌起万里之外的情怀。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丹港”可以联想到古代诗文中常用的水域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航行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柳学鹏是清代的诗人,以其诗作清丽脱俗而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柳学鹏的游历中,表达了他对水乡美景的赞美及对远航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丹渡晴帆》是一首描写水乡风光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航行生活的热爱。首联“苍茫丹港阔,一叶挂云晴”,以辽阔的丹港为背景,形象地描绘出一叶孤舟在晴空中的宁静画面,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心境。接下来的几句运用了丰富的动词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船只在水面上灵活行驶的状态,既有动感又有景致的交融,透出诗人对于航行的沉醉与享受。
从意象上看,诗中“残烟”、“半月”、“芳草”、“落猿声”等,都充满了自然的气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最后一句“认得津头路,兴怀万里情”,则是将情感升华,表达了对故乡和远方的思念,显示出一种深厚的乡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航行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苍茫丹港阔”的意思是什么?
A. 水域狭窄
B. 水域辽阔
C. 水域平静
诗中“认得津头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航行的恐惧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自然的厌倦
诗中“轻渡落猿声”中“落猿声”指的是什么?
A. 交通工具
B. 自然的声音
C. 动物的叫声
答案:1. B 2. B 3.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