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07
高蹈为时背,幽怀是事兼。
神仙君可致,江海我能淹。
共守庚申夜,同看乙巳占。
药囊除紫蠹,丹灶拂红盐。
与物深无竞,于生亦太廉。
鸿灾因足警,鱼祸为稀潜。
笔砚秋光洗,衣巾夏藓沾。
酒甔香竹院,鱼笼挂茅檐。
琴忘因抛谱,诗存为致签。
茶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
鹤共心情慢,乌同面色黔。
向阳裁白帢,终岁忆貂襜。
取岭为山障,将泉作水帘。
溪晴多晚鹭,池废足秋蟾。
破衲虽云补,闲斋未办苫。
共君还有役,竟夕得厌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内心的宁静。诗人高傲地不随波逐流,心中怀有对事物的深刻理解。神仙的境界是可追求的,江海的广阔我也能融入。我们共度庚申之夜,一同观看乙巳之占卜。药囊能去除虫害,丹灶能清理红盐。与万物相比,我并不争竞,生活也显得过于清贫。灾难如鸿雁般警示我,鱼的祸害则显得稀少而隐秘。笔墨在秋光中洗净,衣巾上沾染着夏天的青苔。酒在香竹院里盛放,鱼笼悬挂在茅屋的檐下。琴曲因抛弃谱子而忘却,诗篇则留存为致意的签。茶旗在雨中展开,石笋顶着云尖。鹤与我同享慢生活,乌鸦的面色显得沉黯。向阳裁剪白色的帢子,整年怀念貂襜。把山岭当成障碍,把泉水当作帘子。溪水晴朗时,常见晚归的白鹭;池塘废弃后,秋天的蟾蜍在池边游荡。破旧的袍子虽然补了,闲置的书斋却未曾搭盖。与你共事还有许多,直到晚上总是感到厌倦。
皮日休(约835年-883年),唐代诗人,字太华,号青莲居士,晚年隐居于山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
此诗创作于唐朝中期,诗人生活在战乱与动荡的时代,内心渴望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以“高蹈为时背”开篇,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不愿随波逐流的个性。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溪晴多晚鹭”,不仅透露出诗人的闲适心境,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悟。通过细腻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世俗的超然,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在形式上,诗歌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且每句都蕴含丰富的哲理,给人以深思的空间。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共度的宁静时光,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满足与对世事的淡然。整体上,这首诗在艺术上以精致的意象与深邃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世俗的超脱?
A. 通过对自然的描绘
B. 通过对友人的赞美
C. 通过对财富的追求
“琴忘因抛谱”意指什么?
A. 忘记了音乐的技巧
B. 不再需要乐谱的约束
C. 只专注于演奏
答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出各自的风格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