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3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32:36
《贪官怨》
国家省闼吏,赏之皆与位。
素来不知书,岂能精吏理。
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
愚者若混沌,毒者如雄虺。
伤哉尧舜民,肉袒受鞭箠。
吾闻古圣王,天下无遗士。
朝廷及下邑,治者皆仁义。
国家选贤良,定制兼拘忌。
所以用此徒,令之充禄仕。
何不广取人,何不广历试。
下位既贤哉,上位何如矣。
胥徒赏以财,俊造悉为吏。
天下若不平,吾当甘弃市。
国家的吏员在省闼中,获得的赏赐与他们的职位相连。
本来不识字的人,怎么能够掌握治吏之道呢?
大的官员或许可以治理一个地方,小的官员也只是负责记录。
愚笨的人就像混沌,恶毒的人就像猛蛇。
可怜的是尧舜时代的百姓,赤身裸体地受着鞭打。
我听说古代的圣王,天下没有被遗忘的士人。
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治理者都应具备仁义之德。
国家应该选拔贤良之士,制定制度并加以约束。
为何不广泛地招募人才,为什么不多多考试?
下位的人既然贤良,上位的人又如何呢?
那些吏员只靠金钱来奖励,才华出众的人都成为了官吏。
天下如果不再平安,我愿意甘心被抛弃于市。
皮日休,字廷秀,号乐天,唐代诗人,以其讽刺讽刺官场黑暗、社会不公的作品而闻名。他的诗风格多变,既有清新自然的田园诗,也有深刻的讽刺诗。
《贪官怨》创作于唐代中后期,正值社会动荡,官僚腐败现象严重。诗人通过对贪官污吏的控诉,表达对当时政治黑暗、不公正的强烈不满,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贪官怨》以其清晰的逻辑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皮日休对贪官污吏的痛斥。全诗从国家治理入手,逐步揭示出腐败现象的严重性,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渴望。诗中通过“愚者”、“毒者”这样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官员素质的低下,进而引出对古代圣王治国理政的追忆。
诗中反复提及的“仁义”,不仅是对古代治国理念的重申,也是在向当时统治者发出警示。皮日休在最后一句“天下若不平,吾当甘弃市”中,表现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懑和对改变现状的坚定决心。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贪官怨》表达了对贪官污吏的愤怒与对理想治国的渴望。皮日休通过对比古代圣君的仁义与现实的腐败,深刻揭示了社会不公的根源,呼唤对人才的重视与对制度的改革,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贪官怨》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皮日休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愚者”象征什么?
A. 聪明才智
B. 无知与无能
C. 忍耐与包容
D. 仁义与公正
诗中提到的“尧舜”象征什么?
A. 贪官污吏
B. 理想的统治者
C. 一般百姓
D. 无能的统治者
答案: 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