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7:00
宋室沈沦事已终,英雄阳九叵成功。
擎天力屈三仁仆,率土兵颓一旅空。
乌鸟有情哺寄子,黔黎无计泣遗弓。
华夷仰止层厓石,屹立洪涛逆浪中。
宋朝的覆灭已经成定局,英雄们却无法改变这一切。
支撑天际的力量屈服于三位仁士的牺牲,四方的士兵也无力抵抗,仿佛一支空旅。
乌鸦有情地哺育着自己的雏鸟,而百姓却无计可施,只有泪流满面,怀念昔日的弓箭。
华夏与夷族都仰望着巍峨的山石,屹立在滔滔洪流与逆境之中。
黄志尹,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政治关怀。
该诗作于明代社会动荡的时期,正值宋朝覆灭之后,国家分裂与战乱频繁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沉思与对英雄无奈的惋惜。
《厓山吊古》是一首深沉而富有哲理的诗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诗人描绘了宋朝灭亡的悲惨景象,表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诗歌开篇便提到“宋室沈沦事已终”,直接指出历史的沉痛事实,令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苍凉感。
接着,诗人提到“英雄阳九叵成功”,这不仅是对英雄主义的质疑,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尽管有志之士仍在努力,但面对历史的洪流,个人的力量往往显得微不足道。接下来的“擎天力屈三仁仆”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诗中提到的“乌鸟有情哺寄子”,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反衬出人间的苦难。最后的“华夷仰止层厓石”则强调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尽管有高耸的山石屹立于波涛之中,却难以阻止历史的潮流。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深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个人命运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溯,表达了对英雄理想的质疑以及对普通百姓苦难的同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无奈。
《厓山吊古》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三仁仆”是指谁?
诗中“乌鸟有情哺寄子”表达了什么情感?
对比《厓山吊古》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反映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但杜甫的作品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黄志尹则更多地关注历史的兴亡与社会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