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蓦山溪》

时间: 2025-07-27 10:15:01

诗句

栏干十二,倚遍还重倚。

一曲一般愁,对芳草、伤春千里。

绮窗深处,还解忆人无,碧云辞,红叶字。

曾仗东风寄。

缭墙深院,无路通深意。

纵使得新声,又争知、相如名字。

从来风韵,潇洒不禁愁,捻梨花,看菊蕊。

应也成憔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15:01

原文展示:

栏干十二,倚遍还重倚。一曲一般愁,对芳草伤春千里。绮窗深处,还解忆人无,碧云辞,红叶字。曾仗东风寄。缭墙深院,无路通深意。纵使得新声,又争知相如名字。从来风韵,潇洒不禁愁,捻梨花,看菊蕊。应也成憔悴。

白话文翻译:

在栏杆上倚靠了十二次,依然重复着倚靠。一曲相同的愁绪,让我对芳草感到无尽的春天伤感。绮窗深处,是否还记得那个人的身影,碧云告别,红叶留下字迹。我曾借着东风寄情。环绕的墙壁和深院,无法传达我的深情。即便有新的声音,又怎能知道相如的名字。从古至今的风韵,潇洒中难免愁苦,捻着梨花,赏着菊蕊,应该也会因此变得憔悴。

注释:

  • 栏干:指围栏的上部,古时常用作倚靠之处。
  • 倚遍还重倚:形容对某事物的依恋,反复倚靠。
  • 芳草:指春天的草,象征青春和美好。
  • 绮窗:华美的窗户,常用来指代内心的柔情。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美好的情感。
  • 相如:指的是司马相如,古代著名的辞赋家,常代表文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晁端礼,字景山,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描写情感和自然的作品。其诗风典雅,情感细腻。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春景的感伤和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开头“栏干十二,倚遍还重倚”,便透出一种无奈与执念,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使得他屡屡倚靠,仿佛在寻找一种安慰。接下来的“对芳草伤春千里”,通过对芳草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春日的愁绪,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却因诗人的孤独而变得伤感。

“绮窗深处,还解忆人无”,此句引入了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在华美的窗户内,内心却感到孤独和思念。碧云和红叶的意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唯美而又哀伤的情感。最后,诗人以“纵使得新声,又争知相如名字”结尾,强调了文人情怀的深邃与无奈,尽管新事物层出不穷,但对过去的情感依然无法忘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与深刻,既有对春天的感伤,也有对人事的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栏干十二,倚遍还重倚”:诗人反复倚靠栏杆,表达对眼前事物的留恋。
    • “一曲一般愁”:一曲乐音引发的相同愁绪,感情的共鸣。
    • “对芳草伤春千里”:春天的草生长千里,然而诗人却感到无尽的忧伤。
    • “绮窗深处,还解忆人无”:在美丽的窗内,是否还能忆起那个人的身影。
    • “碧云辞,红叶字”:碧蓝的云彩像告别,红叶似乎留下了文字,表达对往事的追忆。
    • “曾仗东风寄”:借着东风传递情感,反映出诗人对春风的依赖。
    • “缭墙深院,无路通深意”:环绕的墙壁和深院无法传达内心的深情。
    • “纵使得新声,又争知相如名字”:即使有新的声音,仍无法忘记司马相如的名字。
    • “从来风韵,潇洒不禁愁”:古往今来的风韵,潇洒中难免愁苦。
    • “捻梨花,看菊蕊”:捻着梨花,赏着菊蕊,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 “应也成憔悴”:最终也会因此变得憔悴,表达出内心的无奈与感伤。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云辞,红叶字”,将自然物象化,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赋予自然界以情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
    • 对仗:如“捻梨花,看菊蕊”,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感伤和对往昔人事的怀念。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与深刻,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执念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栏杆:象征着隔离与依靠,表达出孤独的心态。
  • 芳草:象征青春与美好,然而却因诗人的情感而显得愁苦。
  • 绮窗:象征内心的柔情与思念。
  • 东风: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美好情感的寄托。
  • 梨花与菊蕊:象征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细腻观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栏干”指的是什么?
      • A. 树木
      • B. 围栏
      • C. 墙壁
    2. 诗人借“东风”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思念
      • C. 快乐
    3. 诗中的“芳草”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愁苦
      • C. 荒凉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诗词对比: 比较晁端礼与李清照的作品,均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但李清照更多地体现女性的细腻与柔情,而晁端礼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深刻体现。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教池回(竞渡) 采莲舞 临江仙(劝酒) 采莲(衮遍) 人月圆(咏圆子) 生查子(即席次韵陆务观) 浪淘沙令(祝寿) 蝶恋花(扇鼓) 念奴娇(亲情拾得一婢,名念奴,雪中来归) 瑞鹤仙(劝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齒字旁的字 恨咤 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鬼字旁的字 石洫 草屋 柔情密意 硝烟弥漫 人稠物穰 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濑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福基 却步图前 扬己露才 匕字旁的字 跌宕昭彰 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