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2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22:38
胜朝遗大雅,今代溯休风。
吟社谅匪异,斯人迥不同。
布衣执牛耳,轩冕追芳踪。
缅怀往哲规,来寻古华峰。
断碑卧残藓,老树号悲风。
花落梵宫寂,池荒春草封。
流馨余破瓦,绍脩剩寒丛。
逸响寄空谷,达观付苍穹。
昔贤讵知我,嗣者亦慨侬。
湖山有谁主,坛坫为谁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诗人和吟社的怀念。胜朝遗留下的大雅之风,今代人只能追溯其余辉。吟社的精神并没有改变,但现在的人却与当年大相径庭。布衣出身的人也能掌握道理,而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则追寻着昔日的芳踪。作者缅怀古代贤哲的教诲,特意来寻访这座古老的华峰。断碑上长满了苔藓,老树在悲风中哀号。花落后,梵宫显得格外寂寞,荒废的池塘被春草覆盖。破瓦片上仍留有余香,寒丛中残留着修缮的痕迹。悠远的回声寄托在空谷,达观的心态交给蓝天。昔日的贤者又怎能知晓我,后来的传承者同样感慨良多。湖山谁来主宰,坛坫又为谁宗?
邵燮(约1680-约1760),字寿甫,号宇恭,晚号白山,清代诗人、学者,擅长诗词,曾在地方任职,注重陶冶情操与文化修养,作品多表达对古人和自然的敬仰及对人生的深思。
本诗写于清代,诗人游访碧山的吟社遗址,感怀古人的文采与风范,表达了对当代与古代的对比、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追寻。
这首诗体现了邵燮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对历史的感悟。开篇即以“胜朝遗大雅”引入,表达了对古代盛世文化的向往,而“今代溯休风”则展现了对现状的无奈与感慨。在描绘吟社时,诗人提到“谅匪异”,说明虽然环境变化,但吟社的精神依旧。接下来的“布衣执牛耳,轩冕追芳踪”对比了平民与权贵的不同,表达了对古代文人不拘一格、追求真理的敬重。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遗址的景象,如“断碑卧残藓,老树号悲风”,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与文化的衰落。后面的描写则显得愈加凄凉,荒芜的池塘和寂静的梵宫反映出人事的变迁,令人感到时光的无情。
最后,诗人发出“湖山有谁主,坛坫为谁宗”的哲思,既是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也是对自我存在的追问。这种既怀古又自省的情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对当代的反思,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关注,探讨自我身份的寻找与存在的意义。
选择题:邵燮的诗中提到的“胜朝”指的是哪个时代?
填空题:诗中提到“布衣执牛耳”,意指__。
判断题:诗中“花落梵宫寂”表达的是一种热闹的景象。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