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惜奴娇·渐灼兰膏》

时间: 2025-07-26 12:15:14

诗句

渐灼兰膏,覆满青烟罩地。

簇宫花、撋荡纷委。

万姓瞻仰,苒苒云龙香细。

共稽首,同乐与,众方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2:15:14

原文展示:

渐灼兰膏,覆满青烟罩地。
簇宫花撋荡纷委。
万姓瞻仰,苒苒云龙香细。
共稽首,同乐与,众方纪。

白话文翻译:

兰膏的香气逐渐浓郁,青烟弥漫在大地之上。
宫花盛开,轻轻摇曳,纷纷飘落。
万民仰望,飘渺如云的香气细腻而悠长。
大家齐心聚首,共同欢乐,铭记这美好的时刻。

注释:

  • 渐灼:渐渐浓烈、变得明显。
  • 兰膏:兰花的香气,此处指代兰花的芳香。
  • 青烟:青色的烟雾,常用于形容缥缈的感觉。
  • 簇宫花:盛开的宫花,形容花朵的繁盛。
  • 撋荡:摇曳、飘动的样子。
  • 万姓瞻仰:万众百姓的仰望和敬仰。
  • 苒苒:形容时间的流逝或事物的细腻。
  • 云龙香细:形容如云般细腻的香气。
  • 共稽首:大家齐心敬仰、致意。
  • 同乐与:共同欢庆分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该词的作者未详,但可以推测为宋代的文人,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期,诗词、词曲等文学形式相当繁荣,文人风雅、情感丰富。

创作背景:

本词可能创作于某个庆典或重要节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共同向往和庆祝的心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诗歌鉴赏:

《惜奴娇·渐灼兰膏》是一首充满生机与韵律感的词作,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花盛开的场景和人们的欢庆氛围。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渐灼兰膏”象征着香气的浓烈,营造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氛围,而“青烟罩地”则给人一种灵动、飘渺的感觉,仿佛一切都在这香气中浸染。

词中“簇宫花撋荡”描绘了盛开的花朵,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接着提到“万姓瞻仰”,从个体的欣赏提升到群体的共同感受,反映了社会的和谐与共鸣。诗的最后,大家共同聚首,分享此刻的欢愉,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珍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形象和情感的交融,传达了对自然美和人际和谐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渐灼兰膏:兰花的香气逐渐浓烈,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2. 覆满青烟罩地:青烟环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柔和的氛围。
  3. 簇宫花撋荡纷委:花朵摇曳,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4. 万姓瞻仰:众人仰望,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敬仰之情。
  5. 苒苒云龙香细:香气如云,细腻而悠长,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感受。
  6. 共稽首:大家齐心致意,体现了团结与和谐。
  7. 同乐与:共同欢庆,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气比作“云龙”,形象生动。
  • 对仗:如“共稽首,同乐与”,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花朵的摇曳赋予了生命的气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人们的欢庆,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对团结和谐的珍视,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兰膏:象征着美好、芬芳的事物,常与高雅、清新相联系。
  • 青烟:代表着神秘与灵动,常用来形容梦幻般的状态。
  • 宫花:象征着繁荣与美丽,常与富贵和华丽相关联。
  • 万姓:代表着普通百姓,强调了社会的共同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渐灼兰膏”指的是什么? A. 兰花的香气
    B. 水波荡漾
    C. 青烟缭绕

  2. “共稽首”的意思是? A. 大家一起歌唱
    B. 大家齐心致意
    C. 大家各自欢庆

  3.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场景?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比较《惜奴娇·渐灼兰膏》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李清照的词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而该词则更强调集体的欢庆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各类古典文学解析书籍

相关查询

江神子 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皇太后阁六首 荆州十首 其九 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 其二 次韵钱越州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 其一 阳关曲·中秋月 减字木兰花·寓意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揸挣 示字旁的字 誓牧 朴讷诚笃 竹字头的字 角字旁的字 细结尾的成语 相女配夫 瓮里醯鸡 贝字旁的字 决不待时 麻斗 包含慷的词语有哪些 迷恋骸骨 广字头的字 煞帐 心痒难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