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6:23
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作者: 苏轼 〔宋代〕
一曲阳关情几许。
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
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
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
风流膝上王文度。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元唐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阳关的曲调,情感如海,知晓你即将前往秦川,虽然白马和皂貂无法留住你,但我回首时,孤城已经不见那天上的霖雾。长安的花似雨般绽放,故乡的杨柳初飞絮,渐渐看到迎面而来的靴刀。谁能像你一样,风流倜傥,如同王文度。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美食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成就卓著,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
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写于张元唐赴秦州省亲之际,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故乡的思念。
苏轼的《渔家傲》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厚的情感深深打动人心。开头的“阳关情几许”便引入了离别的主题,阳关曲调古往今来都是离别的代名词,瞬间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更是通过细腻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友谊的珍贵。在“孤城不见天霖雾”中,孤城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诗人心中的一份情怀与挂念。长安的繁华与故乡的杨柳交织,形成了一幅浓情的画卷,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友人的留恋。
整首词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未来的希冀,体现了苏轼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最后一句“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不仅点明了张元唐的风采,也让人联想到古今文人之间的传承与共鸣,情感的共通与文化的延续。
整首诗探讨了离别、思念与友谊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祝福与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阳关”在诗中象征什么?
“白马皂貂”代表作者的什么情感?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