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3:32
窗前木芙蓉
作者: 张镃 〔宋代〕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这朵孤独的花在小寒中辛苦绽放,
花心应该像客人的心情一样酸楚。
更何况是那青女留连忘返,
没有去怨恨那愁闷的红花和绿叶。
“青女”常常被用来代表年轻女子,与花草相连。诗中提到的“愁红怨绿”则是对花草美丽外表的反讽,暗示内心的情感冲突。
作者介绍:张镃,字子韶,号白云,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借花抒怀,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窗前木芙蓉》通过对木芙蓉的细致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开篇以“辛苦孤花破小寒”写出木芙蓉在寒冷中独自开放的艰辛,既是对花的描绘,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暗喻。此句的“孤”字极为关键,强调了孤独的情感。接下来的“花心应似客心酸”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花的心情与客人的心情相提并论,流露出对人世间孤独与酸楚的深刻理解。
“更凭青女留连得”,诗人以青女的留连作为转折,似乎在说即便周围有美丽的事物存在,内心的愁苦依然难以消散。最后一句“未作愁红怨绿看”则是对比,愁苦的心情让人无法欣赏眼前的美丽,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深邃性,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情感,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心之苦的冲突,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孤独的冲突,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对美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中“孤花”指的是哪种植物?
A. 玫瑰
B. 木芙蓉
C. 菊花
D. 荷花
“花心应似客心酸”中的“客心”指的是什么?
A. 花的心情
B. 他人的心情
C. 自己的心情
D. 动物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青女”象征什么?
A. 年轻女子
B. 老年人
C. 动物
D. 花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对照,二者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忧愁,但李清照偏重于对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张镃则通过自然意象反映内心的孤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对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